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意义和预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基础心脏疾病的表现和严重程度。在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证据的患者中,NSVT 不影响预后。[13][14]同时,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可能需要终生使用药物进行内科治疗、导管消融术和/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植入。

运动诱发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在无症状的健康人群中,以往认为运动中出现的 NSVT 是正常的运动后反应,但是一些研究认为它可能预测冠心病。[3]此外,运动引发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也需要关注一些有意义的其他问题,例如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健康人群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最常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并且可能引起一些症状,例如心悸、先兆晕厥,但致死风险非常低。[25][53]频繁发作或持续发作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以后有可能会发现基因相关的心律失常和不明原因的心肌病,需进行长期随访。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在已知心脏疾病的情况下,预后取决于危险分层,而这其中左心室功能不全尤为重要。心肌梗死后早期再灌注可以降低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总患病率。在符合植入指征的高风险患者中,植入 ICD 可以进行连续监测和长期治疗,有证据显示可以降低死亡风险。[8][9][10]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