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案例

案例#1

一位 3 个月大的男婴被妈妈带来就诊。据妈妈陈述,他有喂食后呕吐的病史,并伴有表情痛苦、背部和颈部后拱以及易激惹的情况。无发热、皮疹或嗜睡病史。这些症状让妈妈担心了6周。婴儿体格检查正常,包括神经发育评估,且体重、身长和头围均符合 25 个百分位数。

案例#2

孕龄 27 周出生的女婴患有宫内发育缓慢 (IUGR),她从出生第 2 天起开始接受挤出后母乳的营养喂食(即,最低限度的肠内喂养灌注)。考虑到她患有 IUGR,喂食按 20 mL/kg/天 的幅度缓慢增加。尽管如此,她在第 6 天出现腹胀,并吸出胆汁性胃液。腹部的 X 线显示肠管中度扩张,但是没有任何肠壁内气体,或肠穿孔的迹象。

其他表现

婴儿喂养障碍可能存在的其他临床表现可包括干呕、反流或呕吐食物;复发性胆汁呕吐,指示上消化道梗阻;复发性喷射性呕吐并可见蠕动波时,指示幽门狭窄;腹痛(例如,绞痛症状);喂养后出现表情痛苦和姿势变化(例如,颈部后仰,扭头拒绝食物);喂养期间易激惹或对食物不敏感;拒绝固体或流质食品;喂养慢;喂养期间咳嗽、窒息或作呕;流涎或咀嚼或吞咽困难;难以协调呼吸和喂养;复发性胸部感染或哮鸣;或出现食物过敏症状,包括皮疹、鼻炎、腹泻和便秘。任何病因引起的喂养障碍都可能造成长期生长不良的后果。明显威胁生命的事件有时与复发性反流相关。

喂养障碍的其他临床表现多常见于早产儿,尤其是出生时宫内发育延迟的患儿,包括喂养耐受性差,喂养吸收欠佳和经鼻胃管抽吸量增加;复发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氧饱和度减少(与喂养的时间关系可能不明显);腹胀;或怀死性小肠结肠炎后遗症(例如,肠切除术导致的瘘口或短肠综合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