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眼眶周围/球后疼痛

眼眶周围及眼球后疼痛,眼球转动加重,程度上可有不同。

视力下降合并视野暗点

视力下降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在发病后1到2周最为严重。患者常描述眼前有云、雾遮挡,或者像是透过有雨滴的窗户看东西的感觉。

感知色彩的饱和度下降/色觉的损害

症状多表现为看到物体的色彩不如以前鲜明。

相对传入瞳孔缺陷(RAPD)

定量分为轻度到4+级。通过交替光照检查来明确。是前部视路功能异常的表现。在大多数视神经炎患者中存在。是视神经治疗试验(ONTT)纳入标准之一。

其他诊断因素

视盘水肿

提示视神经乳头炎(累及视神经的最远端的球内部分)。

多发性硬化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表现各异。在视神经炎是多发性硬化一部分表现时存在。

闪光感

阳性视觉现象,表现为多个断裂的亮环。

Uhthoff现象

在体温升高时视觉及神经系统症状恶化,比如,慢跑时。

Pulfrich现象

幻觉,运动物体的感觉异常。

静脉周围血管鞘

提示视网膜血管的炎症。

危险因素

年龄30-50岁

30-40岁最为典型。

女性

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发生特发性视神经炎的风险。

白种人

白种人较其他人种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人类白细胞抗原DR(2)15基因突变

人类白细胞抗原DR(2)15是视神经炎的危险因素,也是转归为临床确诊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CDMS)。

童年后期的EB病毒感染。

多发性硬化,间接来说也是视神经炎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童年后期、青春期及成年的原发性EB病毒感染,维生素D缺乏及吸烟。这些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尚不明确,单独来说,每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可能是中等程度的。

童年时期在高纬度地区生活

童年早期(15岁之前)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的人群有更高的发病风险,即使在15岁之后移居到低纬度地区生活,也是如此。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在多发性硬化的患者及一级亲属中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高。[9]

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莱姆病和梅毒

发生视神经的危险因素与如上感染性疾病有关。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