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5-羟色胺毒性的最温和形式可能比较常见,但往往没有报道。[2][3][8][9]此外,模糊的 Sternbach 标准(一种多年来用于定义 5-羟色胺中毒的标准)[10]可能会导致许多其他疾病被误诊为 5-羟色胺中毒,尽管该标准的第二部分要求排除其他病因。[3][11]

目前,5-羟色胺中毒发生率的数据非常有限。2002 年毒物暴露监控系统 (TESS) 数据显示,在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有 30,000 名使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其中 28% 出现毒性反应,死亡率为 0.3%。[8]2007 年同一来源的数据显示,约 9000 例患者使用,毒性反应占 13%,无死亡报道。[9]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什么数据和不良反应频率会下降。前者可能与普遍使用新的非 SSRI 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有关;后者可能与预防意识提高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 使用量减少有关。因此,发生 MAOI/SSRI 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减少,而这在过去常导致最严重的不良反应。[10]

澳大利亚对故意服毒的研究发现,SSRI 过量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约为 15%,重度 5-羟色胺中毒的发生数量在减少。[4][10][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