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暴露于 5-羟色胺能药物。查明患者是否已暴露于 5-羟色胺能药物或毒素是诊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药物包括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他抗抑郁药,阿片类镇痛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羟色胺释放药物(例如安非他命),锂和色氨酸。如果不存在药物暴露,应排除 5-羟色胺中毒的可能性。
5-羟色胺中毒最常见的诊断性特征。其严重程度的范围为从诱发性阵挛(> 3 次)到自发性阵挛,脚踝处最易诱发。
在更严重情况下,阵挛将持续发生或转为自发性阵挛,可能难以与张力过高区分。
眼肌阵挛表现为眼睛快速、均匀地移动,患者眼睛跟随手指迅速移动到中线时,最易引发眼肌阵挛。
几乎普遍存在于所有 5-羟色胺中毒病例。通常,下肢症状更明显。
中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中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重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震颤和寒战是异常的规律性肌肉抖动,二者频率不同。肌肉抽搐是肌肉非自主性突发运动。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但可能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但可能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中度 5-羟色胺中毒,是患者病情改善或恶化的合理监测指标。
最可能由重度 5-羟色胺中毒中持续、自发阵挛导致。通常与高热同时发生,应视为需要立即治疗的重度中毒的诊断性症状。
这是 5-羟色胺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可能涉及许多类药物。一些药物种类如下所示: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或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例如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或度洛西汀);其他抗抑郁药(例如氯米帕明、丙咪嗪);阿片类镇痛药(例如哌替啶、曲马多、芬太尼和右美沙芬);圣约翰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例如苯乙肼、反苯环丙胺、吗氯贝胺、利奈唑胺和亚甲基蓝);5-羟色胺释放剂(例如芬氟拉明、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哌甲酯、苯丁胺、摇头丸和“吸食毒品浴盐”等合成兴奋剂);其他(例如锂、色氨酸和丁螺环酮)。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