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暴露于 5-羟色胺能药物。查明患者是否已暴露于 5-羟色胺能药物或毒素是诊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药物包括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他抗抑郁药,阿片类镇痛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5-羟色胺释放药物(例如安非他命),锂和色氨酸。如果不存在药物暴露,应排除 5-羟色胺中毒的可能性。

阵挛

5-羟色胺中毒最常见的诊断性特征。其严重程度的范围为从诱发性阵挛(> 3 次)到自发性阵挛,脚踝处最易诱发。

在更严重情况下,阵挛将持续发生或转为自发性阵挛,可能难以与张力过高区分。

眼肌阵挛表现为眼睛快速、均匀地移动,患者眼睛跟随手指迅速移动到中线时,最易引发眼肌阵挛。

反射亢进

几乎普遍存在于所有 5-羟色胺中毒病例。通常,下肢症状更明显。

其他诊断因素

焦虑

中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激越

中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意识模糊

重度 5-羟色胺中毒症状。虽然为非特异性症状,但在其他症状同时存在时,常是最困扰患者的症状之一。

震颤,寒战,肌肉抽搐

震颤和寒战是异常的规律性肌肉抖动,二者频率不同。肌肉抽搐是肌肉非自主性突发运动。

出汗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但可能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头痛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但可能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心动过速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多见于中度 5-羟色胺中毒,是患者病情改善或恶化的合理监测指标。

张力过高 / 强直

最可能由重度 5-羟色胺中毒中持续、自发阵挛导致。通常与高热同时发生,应视为需要立即治疗的重度中毒的诊断性症状。

发汗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在所有程度的 5-羟色胺中毒中均可出现。

脸红

属于非特异性症状,在所有程度的 5-羟色胺中毒中均可出现。

瞳孔放大

可能出现,但在其他中毒症候群(例如抗胆碱能综合征)的诊断中,更具诊断意义。[23]

高热

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即 > 38℃ [> 100.4°F]),但此症状无诊断意义,对自身也无影响。

高热(体温 > 38.5℃ [> 101.3°F] 或快速上升)是重度中毒的诊断特征,出现时必须进行紧急治疗。[4][10]

没有出现神经肌肉特征时,应考虑高热的其他病因。[12]

肌阵挛

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肌阵挛性症状。

惊吓

中度 5-羟色胺中毒时,患者容易受惊吓(例如突然出现声音或环境突然变化),但检查时不应引发此症状。[24]

危险因素

暴露于 5-羟色胺能药物

这是 5-羟色胺中毒发生的基本条件。

可能涉及许多类药物。一些药物种类如下所示: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或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例如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或度洛西汀);其他抗抑郁药(例如氯米帕明、丙咪嗪);阿片类镇痛药(例如哌替啶、曲马多、芬太尼和右美沙芬);圣约翰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例如苯乙肼、反苯环丙胺、吗氯贝胺、利奈唑胺和亚甲基蓝);5-羟色胺释放剂(例如芬氟拉明、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哌甲酯、苯丁胺、摇头丸和“吸食毒品浴盐”等合成兴奋剂);其他(例如锂、色氨酸和丁螺环酮)。

遗传倾向

一项研究表明,与细胞色素 P450 酶的基因型没有任何关系。[20]未发现明显的遗传倾向。[21][2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