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肥胖 (BMI >30) 、颈围超过 40 cm、唐氏综合征、颅-面异常、软腭和悬雍垂较长、蹼状悬雍垂、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失常、使用镇静药物以及饮酒。

睡眠期间的呼吸噪声

患者和/或床伴将报告睡眠期间符合打鼾的呼吸噪声。

通过询问鼾声是在隔壁邻居家还是屋内任何位置、相邻房间或同一房间内能听到的来评估打鼾的严重程度。

打鼾引起的干扰程度可通过其配偶是否独睡,以及独睡的频率(如果是)来评估。

呼吸暂停

目击者注意到患者停止呼吸达 10 秒或以上,则提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 ,但不可靠。

窒息或喘息

此类症状提示呼吸暂停,但不可靠。

其他诊断因素

醒后疲惫

提示 OSA。

白天嗜睡

提示 OSA。

多动

与儿童 OSA 相关。

行为异常

与儿童 OSA 相关。

夜惊

很少与儿童 OSA 相关。

遗尿症

很少与儿童 OSA 相关。

危险因素

年龄增长

在 30-35 岁的年龄组中,有 20% 的男性和 5% 的女性打鼾。到 60 岁时,60% 的男性和 40% 的女性会习惯性打鼾。[5][6]

男性

许多研究显示,男性打鼾的发生率高于女性。[4][5][7][11][12]

在 30-35 岁的年龄组中,有 20% 的男性和 5% 的女性打鼾。到 60 岁时,60% 的男性和 40% 的女性会习惯性打鼾。[5][6]

肥胖 [体质指数 (BMI) >30]

患者的 BMI 越高,则其打鼾的可能性就越大。[4][5][12]但,还应注意到的一点是,很多体型较瘦的运动员也会打鼾。

颅面异常

骨性解剖异常可能会导致气道变窄,因而易诱发打鼾。

下颌后缩和小颌畸形使得舌体在睡眠期间没有足够空间向前,因而也易诱发打鼾。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体重增加,上气道肌张力降低。

肢端肥大症也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舌体肥大。

颈围超过 40 cm

这是根据环甲间隙水平测量的,是一个颈部脂肪堆积的指标。颈围超过 40 cm 的患者打鼾的风险增加。[5]有些打鼾患者的 BMI 比较合理,但颈部脂肪仍相对较多。

镇静药物

镇静药物(例如安眠药、镇静剂和抗组胺药)会降低上气道的肌肉张力,并诱发打鼾。[10]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是儿童打鼾的最常见原因。

腺样体肥大在成人中较罕见,若肥大也多见于青年患者。

扁桃体肥大在成人中相对常见,切除扁桃体可能可以很好的治愈打鼾。

软腭和悬雍垂较长

软腭和悬雍垂较长使鼻子到喉咙的开口变窄,并在放松呼吸时充当振动阀,从而诱发打鼾。蹼状悬雍垂会使问题加重。

饮酒

引起深睡眠并使上气道肌肉张力降低。[13][14][15]

酒精依赖与纤瘦女性自我报告的打鼾相关。[16]

唐氏综合征

由于变窄的颅面解剖结构且舌体相对肥大,唐氏综合征患者更易于打鼾。

主动或被动吸烟

引起上气道炎症和充血。[4][18][19]

主动和被动吸烟是打鼾的危险因素。习惯性打鼾的发生率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18]

鼻炎/鼻阻塞

夜间鼻炎症状明显者更可能报告习惯性打鼾。[20]

鼻腔手术可有助于缓解打鼾,但结果通常无法预测。[21]

胃食管反流

通过引起上气道炎症和充血,可能会加剧打鼾。[17]

会厌异常

上气道梗阻诱发打鼾的罕见原因。

下咽囊肿或肿瘤

上气道狭窄诱发打鼾的罕见原因。

哮喘

哮喘在习惯性打鼾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