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口臭是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难闻的挥发性化合物。[1][2][9][10][11]在大多数情况下,异味化合物由口腔、鼻咽、呼吸道及上消化道表面积累的细菌产生。[12][13][14][15]通常涉及挥发性硫化物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m, VSC)、二胺及短链脂肪酸。[1][2][9][10][11]

数种口腔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的厌氧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易导致异味化合物的产生。[16][17]

一些食物(如洋葱、大蒜、卤制食品、榴莲果)、具有二甲基硫结构的药物以及少见的像一些全身性疾病可以导致异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并且经肺泡气体交换系统通过呼吸呼出(也称为血源性口臭)。[1][2][9][10][11][18][19][20][21]

全身疾病包括:[18][19]

  • 控制欠佳的糖尿病导致酮味性口臭(现代少见)

  • 肾衰竭导致的尿毒症性口臭

  • 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病性口臭

  • 三甲基色氨酸血症(臭鱼综合征)

  • 高蛋氨酸血症

病理生理学

生理性口臭(晨起口臭)

  • 生理性口臭通常比较轻微。常晨起时发生,由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生理性清洁能力(如面部及口腔肌肉运动)消失、睡眠期间微生物活性增加导致。

口源性口臭

  • 通常为持续性,健康舌根表面的食物残渣、脱落细胞、唾液及血液经过细菌的腐败作用产生或由于口腔、鼻咽、呼吸道及上消化道浅表性疾病导致。[1][2][9][10][11]以上疾病可为易感因素或危险因子,而不是致病原因。

全身疾病导致的病理性口臭

  • 一些全身性疾病可以产生挥发性异味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经过肺泡气体交换而呼出,导致口臭。[2][11][18][19]全身性疾病包括:

    • 控制欠佳的糖尿病导致酮味性口臭(现代少见)

    • 肾衰竭导致的尿毒症性口臭

    • 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病性口臭

    • 三甲基色氨酸血症(臭鱼综合征)

    • 高蛋氨酸血症

  • 三甲基色氨酸血症一种由血液中过多的三甲基色氨酸引起的罕见的代谢性疾病。过多的三甲基色氨酸由体液及呼吸排出,引起口腔及身体持续性臭鱼样异味。诸如遗传性缺陷、药物反应、肝脏疾病、和/或激素调节失调导致酶(黄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弱或底物过多,从而产生过多的游离三甲基色氨酸。[19]

分类

口臭分类

现在并没有正式的口臭分类,但是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2]

第一种口臭分类方法

  • 生理性口臭(晨起口气不清新、口臭)

  • 病理性口臭可由口腔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

  • 假性口臭(口臭症)。

第二种口臭分类方法

  • 真性口臭

    • 生理性口臭(晨起口臭)

    • 由口腔(口源性口臭)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口臭。

  • 假性口臭。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