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炎泛指任何唾液腺的炎症,最常指腮腺或下颌下腺。根据表现的性质、受累腺体、以及潜在的原因,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导管结石,询问病史、症状、体征、并进行检查。唾液腺炎可能因受累腺体肿大表现为气道受阻,尤其是下颌下腺的肿大。气道受阻的特征可能包括喘鸣、辅助呼吸肌的使用、鼻翼煽动、气喘、以及呼吸速率增加。对这类情况要求迅速发现并及时干预保证气道通畅。
患有急性细菌性唾液腺炎的患者可能有近期接受外科手术的病史或使用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或抗胆碱药等药物的用药史。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客观上的功能减退,或主观上口腔干燥(口干)但不导致功能减退。除系统疾病外还可能有血容量不足的病史。
查体可见单侧或双侧腮腺或下颌下腺区疼痛性肿大。[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左腮腺的急性细菌性唾液腺炎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也可观察到感染腮腺周围典型的耳垂向外移位。腮腺主导管口溢脓可为持续性或在按摩受累腺体后出现。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右腮腺口内照可见腮腺导管口的脓性分泌物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可出现吞咽困难。下颌牙关紧闭极为少见但在肿胀严重时可出现。急性细菌性唾液腺炎可出现发热。温度持续升高应怀疑脓肿形成。肿大明显时应检查第VII(面神经)、第IX(舌咽神经)、及第XII(舌下神经)脑神经是否损伤。
如果出现慢性反复发作,可能存在潜在的干燥综合征或导管畸形。[7][14][8]慢性复发的患者可能在腺体肿痛前存在麻刺感的先驱症状。
腺体导管结石(涎石)的形成可发展为阻塞性唾液腺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咬合片示左下颌下腺导管多发涎石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涎石病通常无症状,直到结石增大到一定的体积阻碍唾液分泌。患者通常有腮腺或下颌下腺突发的肿痛病史。典型发作期见于就餐时,持续约2~3小时,之后逐渐缓解。如果不治疗,发作将更加频繁。另外,肿大可能无法完全消退。症状会随进食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更高程度的临床警惕性。
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特点为持续性、无痛性、通常无症状的双侧腮腺肿大,并且可作为更加广泛的全身性疾病的首发症状。[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干燥综合征的双侧腮腺肿大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干燥综合征的左腮腺肿大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患者可主诉眼干和口感以及伴发结缔组织疾病(例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硬皮病)。并且可能成为急性细菌性唾液腺炎反复发作的基础。[8]可能发生口腔念珠菌病。
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典型表现为临床上难以与肿瘤鉴别的单侧下颌下腺肿大。疼痛的表现并不一致。[16][17]
亚急性坏死性唾液腺炎是一种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腭肿大并通常伴疼痛的罕见病症。多被描述为突然爆发并可能形成溃疡。
在急性期,如果唾液腺导管口出现任何分泌物都应行脓拭子检查。建议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除外阻塞性涎石或进展性脓肿。如怀疑涎石病可进行普通牙科X线片。[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咬合片示左下颌下腺导管多发涎石由 A. Aguirre 医生提供;经允许使用 [Citation ends].如平片无法看到建议使用CT。当怀疑涎石病、导管狭窄、或实质完整性丧失时可采用涎管造影术结合CT。怀疑有脓肿时,超声是十分有用的基础检查。如可见涎石,建议咨询头颈部专科医师(例如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一步诊治。[15][14]通常使用FBC来评估白细胞计数WBC,在感染时FBC会明显升高。发热时,建议使用血培养来指导抗生素治疗。如果发生反复发作,建议排查导管畸形和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可通过对该病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寻找循环系统中抗核抗体(SSA/抗Ro和SSB/抗La)来确诊。高浓度的ANA和RF也可发生。唾液腺活检可显示与自身免疫性唾液腺炎(唾液腺实质被慢性炎症浸润替代)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发现。诊断需要经唇黏膜进行穿黏膜操作,从小唾液腺中取 5 至 8 个样本。[13][8]有时可将腮腺活检作为替代检查方式。
对于怀疑为肿瘤的下颌下腺肿大,推荐进行超声或CT扫描以及细针穿刺。这足以诊断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因此无需对有症状的病例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腺体。放射性标记的锝-99核素显像对外科术前诊断伴有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的功能低下的唾液腺也有帮助。[18]如怀疑亚急性坏死性唾液腺炎,活检可确诊并与坏死性涎腺化生鉴别。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供使用。这些方法包括:平片、超声、常规 X 线唾液腺造影、DSA 唾液腺造影(数字减影性唾液腺造影)、MRI 和 MR 唾液腺造影、唾液腺内镜检查和唾液腺闪烁显像。
阻塞性唾液腺炎检查和治疗的指南共识建议首选超声检查方法。[20]然而,虽然超声检查通常随时可以进行,但多数临床医师会要求首先进行平片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医师的偏好、患者特定的问题或者当地服务因素及专家建议,可选择替代性的或额外的影像学检查。
常规 X 线检查
虽然超声检查通常随时可以进行,但多数临床医师会要求拍摄平片作为最初的筛查性检查,如全景和咬合面视图。
可能无法显影较小的非射线不透性结石。
超声检查
可在 B 超模式下使用 7.5-13 MHz 线性探头评估腺体的结构和导管系统,并可检测到直径大于 1 mm 的结石。[20]
造影剂增强或断层成像可提高浸润性或恶性病程的分辨率,不采用该类技术时无法全面评估腮腺的较深部位。
阴性超声结果无法绝对地排除小的结石,可能需要实行 MRI 或 CT。
DSA 唾液腺造影
DSA 唾液腺造影在检测阻塞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也可估计经内镜取出结石的成功概率。唾液腺结石和一些阻塞可能通过检查得以解决,但无法检测到导管系统的炎症。
急性炎症是一个相对禁忌症。
目前,在可用情况下首选无放射及低创方法,如以介入治疗为目的的 MR 唾液腺造影或唾液腺内镜检查。
MR 唾液腺造影
MR 唾液腺造影中使用高度 T2-加权序列。[20]导管狭窄检测首选三维方法。如果狭窄前导管在唾液作用下扩张,可能不必使用静脉内或导管内造影剂。
在显影导管系统最小分支方面,MR 唾液腺造影可能劣于常规 X 线唾液腺造影,但对导管周围软组织结构显影效果优异,且低创。
在区分不同结石、黏液栓和导管内病变方面,MR 唾液腺造影的空间分辨率劣于唾液腺内镜检查,但仍具有低创优点。
唾液腺内镜检查
是一项可以辅助显像并治疗涎石病、解剖畸形、息肉、异物及导管狭窄的新技术。唾液腺内镜检查尚未广泛应用。
由于其会增高感染和导管穿孔的风险,应避免于急性炎症时应用。
闪烁显像
Tc-99m 高锝酸盐闪烁显像可能适用于考虑切除功能失调性腺体时。可被用于评估阻塞性唾液腺炎治疗后或放射治疗后的功能。[20]
闪烁显像对判断干燥综合征中唾液腺功能低下程度有重要意义。
MRI
若怀疑肿瘤,需要进行 MRI,有时也可进行 CT 影像学检查。[20]
MRI 是界定软组织改变的最可靠的方法。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