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和症状可能相似。然而,疟疾和巴贝虫病的地理性分布有差异,疟疾患者会出现周期性发热,而巴贝虫病患者无此症状。
若患者居住或旅行于美国东北部沿海区或中西部湖区,则更可能患有巴贝虫病。若患者旅行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或热带地区,则更可能患有疟疾。
经 Giemsa 或 Wright 染色的薄层血样涂片发现:田鼠巴贝虫和镰状疟原虫均可形成多发红细胞内环状结构,但是镰状疟原虫还可形成红细胞外配子体,而田鼠巴贝虫不会。田鼠巴贝虫在红细胞内也可能形成四分体(马耳他十字)。
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经鹿蜱(肩突硬蜱)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与田鼠巴贝虫传播媒介相同。
体征和症状可能相似。
莱姆病早期可能表现为典型的靶心红疹(游走性红斑)。
巴贝虫病患者不会出现游走性红斑。
采用 ELISA 或免疫荧光来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
因为莱姆病与巴贝虫病可能合并感染,所以诊断为莱姆病并不能排除巴贝虫病。
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经硬蜱属鹿蜱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与田鼠巴贝虫和莱姆病的媒介相同。
巴贝虫病发病缓慢,与此相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可能会急性发作,伴有发热、寒战和头痛。当然,也可能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
经 Giemsa 染色的薄层血样涂片可能显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HGA) 特征性的粒细胞内包涵体。
急性或恢复期间接荧光检测可发现抗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抗体。
因为 HGA 与巴贝虫病可能合并感染,所以诊断为 HGA 并不能排除巴贝虫病。
体征和症状可能相似。均为蜱虫叮咬引发的感染,均能造成发热、肌痛、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RMSF 通常表现为斑丘疹或瘀点性皮疹,而巴贝虫病患者罕见皮疹。
免疫荧光检查或 Luminex 测定可证明 RMSF 抗体的存在(通常见于恢复期血清)。
经蜱虫、苍蝇和其他节肢动物媒介传播。造成与巴贝虫病相似的发热和厌食。甚至对免疫系统正常的患者,也可能造成败血症和死亡。
不同于巴贝虫病,该病经常造成化脓性淋巴结炎。
使用缓冲活性炭酵母提取物或补充有半胱氨酸的培养基进行血液培养,从而分离获取土拉弗朗西斯菌。
体征和症状可能相似,但是 EBV 引起的脾脏肿大更为常见。
症状性 EBV 感染通常对年轻健康人群影响较大,而症状性巴贝虫病常见于老年或免疫功能受损人群。
此类患者的 FBC 可能提示非典型白细胞增多,而与之相反,巴贝虫病病例体内白细胞减少。
EBV 异嗜性抗体试验结果阳性。
体征和症状可能相似。
淋巴结病常见于巨细胞病毒病例,而在巴贝虫病病例中不常见。
此类患者的 FBC 可能提示非典型白细胞增多,然而巴贝虫病病例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
对血液或体液进行 CMV DNA 的 PCR 检测,从而确证感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