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手术、免疫抑制治疗。

发热

发热是最常见症状。脓毒症时体温高于38℃(101°F)。

其他诊断因素

心动过速

脓毒症时心率大于90次/分。

呼吸急促

如果存在肺炎和脓毒症,则呼吸率可能为>20 次呼吸/分钟。

低血压

足量液体复苏,低血压仍持续超过1小时,是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血压在使用血管升压类药物后得到纠正不能排除休克。

低毛细血管再灌注

皮肤湿冷是重症脓毒症低灌注的表现。

急性精神错乱

灌注不足及重症脓毒血症表现。

尿量减少

大量液体复苏后仍持续少尿是灌注不足和重症脓毒症的表现。

低氧饱和度

重症脓毒症的表现。

皮疹

表现可从斑丘疹到结节,常为红斑,最常见于粒细胞减少患者。

肝脾肿大

肝脾损害可见于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患者,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常为长期)恢复患者。

低体温

脓毒症时,体温可能低于36°C(<97°F)。

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

这是系统性念珠菌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管内置管(特别是中心静脉导管,包括透析管)为真菌进入血液提供了入口,并传播至全身。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改变了正常菌群,使念珠菌大量生长。这使得侵袭性感染在特定条件(如血管内置管、黏膜破坏)时更容易发生。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风险越高。

血液透析

此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长期留置管径大的中央血管内导管。

手术

任何黏膜破坏都能成为念珠菌入侵的入口,尤其是胃肠道手术时。

肠外营养

此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免疫抑制剂(如:化疗、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除了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肿瘤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化疗还可导致胃肠黏膜损害。

多部位定植

念珠菌在患者身上定植的越多,当上皮屏障破坏时,越容易侵袭。

静脉药物注射

此危险因素并不主要,在一些心内膜炎患者,在找不到其他典型危险因素时,考虑与此因素相关。[13]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