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感染的特征为腹泻。

多数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感染的特征为水样腹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感染与血性腹泻有关。

旅行史、污染食品摄入史或与感染患者的接触史

考虑到大肠杆菌是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原因,应询问患者的旅行史。

虽然摄入可能受污染的食物和/或水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信息不太容易将大肠杆菌感染与食源性感染的其他病因区分开来。然而,由于牛肉碎和大肠埃希菌 O157:H7 感染密切相关,所以进食牛肉碎(例如在汉堡包中)的饮食史很重要,早期识别潜在暴发也很重要。[13]

由于粪-口污染可导致感染传播,应追问所有患者的接触史。

其他诊断因素

腹痛或腹部不适

常见非特异性症状,可见于各种食源性感染疾病。

容量减少

特征性表现为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心动过速和低血压。

发热

常见于肠道和食源性感染。

持续时间很少超出最初的 2 至 3 天。出现持续高热时,临床医生应警惕潜在的菌血症。

恶心/呕吐

可出现其他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但呕吐少见。

厌食

可出现其他胃肠道症状,如厌食。

嗜睡

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

危险因素

污染的食品

感染与暴露于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有关,常发生于缺乏足够公共卫生设施和清洁水源的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 感染的暴发可能见于上述场所中,与食物来源受污染有关,例如未熟透的牛肉,或沙拉和水果。

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大肠杆菌可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在大肠杆菌 O157:H7 感染暴发中,52% 与进食污染的食物相关,其中牛肉碎占 41%,不明原因占 23%,蔬菜和水果占 21%,其他类型的牛肉占 6%,其他食品占 5%,乳制品占 4%。[13]

旅行

大肠杆菌是引起旅行者腹泻最主要原因,在去往拉丁美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旅行者中,腹泻病例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ETEC) 感染所占比例可高达 34%。[10]

ETEC 也与胃肠炎在美国的暴发有关,[24] 但此情况较少见。

弥散黏附性大肠杆菌 (DAEC) 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 (EAEC) 也是引起旅行者腹泻的原因。

卫生条件差

粪口传播途径约占大肠埃希菌暴发的14%,其中80%发生于儿童保育机构中。[13] 然而,寄宿宿舍、学校和社区也发生过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夏季是高发期。

极端年龄(<5 岁和>60 岁)

尽管食物源性大肠杆菌可感染各年龄段的人群,在极端年龄段内的人群中,并发症要常见得多,尤其是溶血尿毒综合征和死亡。[13]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PEC) 主要引起小儿(<2 岁)腹泻。

接触史

大肠杆菌感染暴发时,由于粪-口污染,需要追踪所有患者的接触史。

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无论是疾病(例如 HIV 感染)、营养不良,还是免疫抑制治疗所致的免疫低下,都会增加患者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大肠杆菌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且病程较短,但在免疫低下的人群中,可能迁延不愈。

接触感染动物

有报道显示接触带大肠杆菌的动物也可以传播病原菌,包括接触宠物动物园的动物、[20] 农场动物[21] 和家庭宠物。[25] 然而,与美国所有的动物总数相比,这条传播途径充其量为弱风险因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