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低龄(3 岁或以下,特别是上日托)、T 细胞免疫缺陷(晚期 HIV 感染、白血病、淋巴瘤、原发性 T 细胞免疫缺陷)、国际旅行(特别是前往非工业化国家的旅行)、接触农场动物、饮用受污染的水、接触游泳池或娱乐场所用水、接触其他腹泻患者以及帮助幼儿如厕/更换尿布。

腹泻

腹泻几乎可见于所有病例,并可能持续长达 3 周,有时更久;它还可能具有复发和缓解特性。粪便往往呈水样,且排泄量大。在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腹泻可能是慢性和难治性的。

其他诊断因素

腹痛

见于多数病例。[24][64]

呕吐

见于大约一半至三分之二的病例。[24][64]

食欲减退

见于大约一半至三分之二的病例。[24][64]

低热

见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病例。[24][64]

体重减轻

在急性疾病中,腹泻会持续长达 4 周,且体重显著下降。在 T 细胞免疫缺陷患者中,大量腹泻往往与体重大幅下降有关。

右上腹 (RUQ) 腹痛

胆管炎是胰胆道疾病的特征,偶尔可见于重度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黄疸

可能提示硬化性胆管炎,最终会导致肝硬化,但此病仅见于重度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

鼻腔分泌物和面部疼痛

虽然极为罕见,但已有过重度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患有鼻窦炎的相关报道。[48][49]

咳嗽和呼吸困难

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出现气管支气管受累,但较为罕见。

危险因素

接触农场动物,尤其是小牛和羔羊

微小隐孢子虫病,而非人型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在参观农场时感染,尤其是在有年幼的反刍动物的农场。[24][50][51]

国际旅行

旅客,特别是前往发展中国家的旅客存在患病风险,尤其是可能饮用被污染的水的背包客或徒步旅行者。[24][50][52]

年龄:3 岁或 3 岁以下

3 岁或 3 岁以下儿童风险尤高,已有过日托机构疫情暴发的报道。[53]

免疫缺陷:T 细胞介导

T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存在伴有隐孢子虫感染的重度疾病的患病风险。T 细胞免疫缺陷包括晚期 HIV 感染、白血病、淋巴瘤和原发性 T 细胞免疫缺陷。

游泳和水上休闲运动

由于卵囊可以抵御氯化作用,疫情暴发与游泳池和水上公园有关,并且在其他环境(如湖泊和溪流)中从事水上活动也会引起感染。[50][54][55][56]

饮用未经过滤的水

社区饮用水供应污染可能会引起大规模隐孢子虫病疫情暴发,因为标准加氯消毒法无法杀灭隐孢子虫。规模最大的一次疫情暴发是 1994 年密尔沃基市发生的隐孢子虫病疫情。[57]由于隐孢子虫卵囊的尺寸为 3~6 μm,疾病防控所用的点过滤器必须足以过滤掉隐孢子虫(例如使用反渗透法或 1 μm 过滤器)。

帮助幼儿如厕或更换尿布

接触其他腹泻患者以及帮助儿童如厕或更换尿布,即存在隐孢子虫病传播风险。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