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实现体重减轻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持热量消耗大于吸收,方法为减少热量摄入或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增加热量消耗。一个主要的挑战是保持短期的减重效果而不反弹。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不能达到减重效果,或者减重不能恢复排卵,则应加用二甲双胍作为辅助治疗。
不推荐将减轻体重作为患 PCOS 且体重正常的女性的一线生育能力治疗。在这些女性中,氯米芬应作为首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氯米芬相比于二甲双胍在生育能力治疗方面更有效。对于肥胖女性,如果减肥不能恢复排卵的话,一开始就使用氯米芬或者过渡到氯米芬是合理的(而非过渡到二甲双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如果改善生活方式不能达到减重的目的,或者减重不能改善排卵,则应该加用二甲双胍。[71]
尽管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似乎是安全的,二甲双胍(妊娠期分类是 B 类)在发生妊娠后通常会中断(没有足够安全性数据)。[92] 在妊娠前给予二甲双胍并不减少流产率。[93] 一项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妊娠早期并持续到分娩期间给予二甲双胍或安慰剂的随机试验发现,二甲双胍对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或者早产的几率并没有有利的影响。[94] 另外一项临床试验发现,在 PCOS 患者中给予 3 个月的二甲双胍预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标准生育能力治疗的成功率(妊娠率和活产率)。[95]
在妊娠早期给予二甲双胍似乎对胎儿无风险。[96] 与此同时,二甲双胍似乎增加了排卵和妊娠率,并没有增加活产率。[74] [ ]
随机试验产生了相互矛盾的数据。一项临床试验提示二甲双胍作为一线药物在改善妊娠率方面优于氯米芬,而一项更大型的试验发现,氯米芬比二甲双胍在改善活产率方便效果更佳。[97][98]
一项只针对头对头临床试验的 meta 分析显示作为不孕的单药治疗,二甲双胍和氯米芬之间并没有差异。[99] 另外一项 meta 分析显示,在肥胖女性中,氯米芬单药治疗在改善排卵,妊娠和活产率方面优于二甲双胍。[74] [ ]
与克罗米芬不同的是,二甲双胍并没有增加多胎妊娠的风险。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二甲双胍对于 PCOS 患者的肝肾功能并没有副作用。[100]
氯米芬 : 起始剂量 50 mg,口服,每日 1 次,连续服用 5 天;在随后的周期中以 50 mg/日的增量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排卵,最大剂量是 150 mg/日
是 PCOS 而体重正常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对于肥胖或者超重的女性也可作为一线治疗。
氯米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通过抑制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从而导致 FSH 分泌增加,后者能够促进卵泡成熟和排卵。
是生育能力治疗中的常见方法,能够有效的达到妊娠。[101] 由于卵巢的不反应,高达 25% 的患者对氯米芬治疗抵抗。多胎妊娠的风险是 5%-10%。一项临床试验比较了氯米芬、二甲双胍和联合用药的疗效情况。氯米芬组,多胎妊娠率是 6%,二甲双胍组是 0%,而联合用药组是 3.1%。[98]
一项 meta 分析表明,与卵泡早期给予氯米芬相比,在黄体后期给药导致卵泡总数增加,但排卵率和妊娠率相似。[102]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如果 3 个周期的氯米芬治疗失败,则加入二甲双胍是合理的。二甲双胍可能将氯米芬耐药患者转化为敏感患者。
在一项 meta 分析中,二甲双胍和氯米芬联合用药比单用氯米芬增加 50% 的妊娠率,而对于活产率没有影响。[74] [ ]然而,在 2 项随机试验中,氯米芬组与联合用药组的妊娠率或活产率相似。[98][103] 在其中一项试验,二甲双胍并不影响氯米芬的剂量(增加排卵率)。[104] 在其他临床试验中,亚组分析发现二甲双胍对于大龄(>28 岁)或者中心性肥胖的患者改善妊娠率更有效。[105]
在氯米芬基础上添加二甲双胍似乎提高了排卵率,但是对于活产率的影响被质疑。其他 meta 分析显示,联合用药相比较于单独使用氯米芬提高了妊娠率和活产率,特别是在氯米芬抵抗的患者中。[106][107]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地塞米松 : 0.25-0.5 mg,口服,每日 1 次,持续 3-6 个月。
对于使用氯米芬妊娠失败的患者,如果患者有肾上腺雄激素过多的证据,则可以考虑加用地塞米松。
用糖皮质激素抑制肾上腺雄激素的生成可能提高排卵率。
相较于单独使用氯米芬的患者,在氯米芬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可以提高妊娠率。[10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促卵泡素 α : 请向专科医生咨询,以获取关于使用剂量的指导。
或
促滤泡素 β : 请向专科医生咨询,以获取关于使用剂量的指导。
尿促性素 : 请向专科医生咨询,以获取关于使用剂量的指导。
促性腺激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LH+FSH)可直接作用于卵巢,刺激卵泡募集和成熟。
多胎妊娠(双胞胎在 20% 至 30%,三胞胎 1% 至 2%)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 风险高,特别是如果许多卵泡达到中等大小或如果血清雌二醇水平太高时。轻度 OHSS(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常见。重度 OHSS 可能导致极度的卵巢囊性增大(疼痛、出血性囊肿、扭转),血管通透性增加(腹水、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血液黏稠、少尿、肺水肿),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血栓形成(有时在不常见部位,例如,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或发生血栓栓塞。
需要密切随访和谨慎给药以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 PCOS 患者中,使用 hMG 的剂量更低,因为相对于未患 PCOS 人群,可能会增加 OHSS 的风险。FSH 单用和 hMG 具有相似的 OHSS 发生率、妊娠率和活产率。证据 C 多囊卵巢的形态是卵巢过度刺激征的危险因素,因此超声评估卵巢可能有助于选择促性腺激素的初始剂量。
在氯米芬耐药的 PCOS 患者中,比较 FSH 逐渐加量和逐渐减量两种方案的效果。其妊娠率没有区别,但逐渐增加剂量相对于逐渐减量可使排卵率升高,OHSS 发生率降低。[109]另外一项临床试验发现序贯使用逐渐加量和减量的方法比单独使用其中之一有更高的妊娠率和较低的流产率。[110]
促性腺激素通常用作单一疗法。初步证据表明,使用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期间,使用二甲双胍后进行定期性交或宫腔内人工授精可能增加妊娠率和活产率。[80][79] [ ]
腹腔镜卵巢打孔术通过使用电灼或激光来减少功能性卵巢组织,减少雄激素的产生,同时降低抑制素的产生,使得 FSH 上升,刺激卵巢芳香化酶,恢复排卵,使妊娠率达到 25%-65%。
打孔技术不会产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者多胎妊娠的风险,但是会有术后粘连(相对于既往的卵巢楔形切除术低得多)和卵巢萎缩的风险。[113] 在氯米芬耐药的 PCOS 患者中,使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技术排卵率为 79%,在排卵患者中妊娠率是 67%,而发展为盆腔粘连的概率是 23%。[81] 在氯米芬耐药的 PCOS 患者中,腹腔镜打孔技术和联合使用二甲双胍-氯米芬有相似的排卵率和妊娠率。[114]
与促性腺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或氯米芬相比,腹腔镜卵巢打孔技术的活产率相似,但是没有多胎妊娠的风险。[115] [ ]
目前没有结论性证据显示:腹腔镜卵巢打孔技术导致卵巢储备减少或者卵巢早衰。[116]
单侧或者双侧卵巢打孔技术的妊娠率类似。[117]
相比于肥胖的女性,卵巢打孔在瘦的女性(体质指数<25 kg/m²)中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排卵和妊娠效果。[118]
卵巢打孔可能在 BMI<30 kg/m²、术前黄体生成素>10 IU/L 的氯米芬耐药患者中最有效。[119]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应该鼓励减重,但是相对于不孕和月经稀发/闭经的治疗,其对于高雄激素症状的效果较差。
如果只是使用单药治疗,则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同时要特别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口服避孕药(OCP:周期性雌激素加孕激素)轻度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促性腺激素敏感卵巢雄激素的产生减少,并增加肝生产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从而进一步降低游离睾酮。如果在治疗 3 个月后,游离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不正常,应该考虑到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的可能性。
应该避免使用含有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例如左炔诺孕酮,炔诺酮)。新型雄激素效应更少的孕激素,包括去氧孕烯或炔诺酮。屈螺酮是一种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盐皮质激素特性螺内酯类似物。然而,与较旧的避孕药相比,这些雄激素效应更少的新型孕激素药物可能带来更高的静脉性血栓的风险,[85][86][87] 不过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没有发现此类风险。[120] 考虑到这些新药可能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一些执业医师仍然优先选择左炔诺孕酮或含炔诺酮的药物。PCOS 内分泌协会实践指南并没有推荐选择哪一种 OCP 更佳。[44]
口服避孕药 (OCPs) 在骨骺闭合前不应使用。如果有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则应该谨慎使用。[88] 存在危险因素(例如,吸烟 [特别是如果年龄≥35 岁]、具有血栓栓塞史或偏头痛)的女性应避免使用或慎用避孕药。另外一些谨慎用药的因素包括:控制欠佳的高血压、长期的糖尿病(>20 年)、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4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降低睾酮水平和增加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水平,[89] 并且有限的证据表明可改善多毛症。因此,对于特定的治疗高雄激素,最好是作为辅助药物加入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或者两者联合用药中。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雄激素性脱发,米诺地尔治疗可能是有效的,但必须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螺内酯 : 50-100 mg,口服,每日 2 次
氟他胺 : 62.5-250 mg,口服,每日 1 次
或
非那雄胺 : 5 mg,口服,每日一次
应该鼓励减重,但是相对于不孕和月经稀发/闭经的治疗,其对于高雄激素症状的效果较差。
如果使用单药治疗,则治疗决策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同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多毛症是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的指征,如果游离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 SHBG) 在治疗后 3 个月仍然不正常,则应该考虑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的可能性。
抗雄性激素药物是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环丙孕酮、氟他胺)或 5-α 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
由于对男性胎儿生殖器存在潜在的影响,应该在妊娠期间避免使用抗雄激素治疗(尤其是非那雄胺)。至少使用 6 个月药物后判断其效果。对于多毛症的最大效果可能需要 9-12 个月(相较于痤疮,通常在 2 个月内)。痤疮治疗更敏感,而脱发则相对不敏感。
考虑到理论上存在致畸性,建议采取避孕措施。非那雄胺对于男性胎儿特别危险,对于那些潜在妊娠的女性甚至警告避免接触这类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降低睾酮水平和增加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水平,[89] 并且有限的证据表明可改善多毛症。因此,对于特定的治疗高雄激素,最好是作为辅助药物加入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或者两者联合用药中。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螺内酯 : 50-100 mg,口服,每日 2 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氟他胺 : 62.5-250 mg,口服,每日 1 次
或
非那雄胺 : 5 mg,口服,每日一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口服避孕药在治疗痤疮方面比多毛症更有效。对于多毛症和严重痤疮,联合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通常是必要的。联合用药可以增加避免妊娠的效果,同时通过抑制雄激素生成和其活性增加疗效。
抗雄性激素药物是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环丙孕酮、氟他胺)或 5-α 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
考虑到理论上存在致畸性,在使用抗雄药物期间要采取避孕措施。非那雄胺对于男性胎儿特别危险,对于那些潜在妊娠的女性甚至警告避免接触这类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降低睾酮水平和增加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水平,[89] 并且有限的证据表明可改善多毛症。因此,对于特定的治疗高雄激素,最好是作为辅助药物加入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或者两者联合用药中。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亮丙瑞林 : 3.75 mg,肌肉注射,每月 1 次;或者11.25 mg,肌肉注射,每 3 个月 1 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应该鼓励减重,但是相对于不孕和月经稀发/闭经的治疗,其对于高雄激素症状的效果较差。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例如亮丙瑞林)能够对促性腺激素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抑制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仅仅用于严重的或者难治性卵巢高雄激素血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最好结合口服避孕药,来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并避免或减少低雌激素血症相关的骨量丢失,并避免严重的血管舒缩症状(使用 GnRH 而没有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可能在 6 个月后失去 4% 至 8% 的骨小梁)。
对于雌激素替代治疗,还须给予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炔雌醇/炔诺酮 : 50 μg/1 mg,口服,每日 1 次
孕激素撤药可导致行经,减少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
在以往的口服避孕药中,炔雌醇/炔诺醇被认为是低雄激素的,如果需要大剂量雌激素时,运用此药可能是有益的。这种含较高雌激素剂量的药物(炔雌醇/炔诺醇)在持续性闭经的女性中可能诱导行经。持续性闭经可能提示为高雄激素血症引起的子宫内膜萎缩(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较薄)。使用这些高剂量药物的时候,必须谨慎考虑风险-获益比值。
对于具有危险因素(例如,吸烟 [特别是年龄≥35 岁]、有血栓栓塞病史或者偏头痛)的女性避免使用或者谨慎用药。另外一些谨慎用药的因素包括:高血压控制欠佳、长期糖尿病(>20 年)、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44] 然而,与较旧的避孕药相比,这些雄激素效应更少的新一代孕激素药物可能带来更高的静脉性血栓的风险,[85][86][87] 不过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没有发现此类风险。[120] 考虑到这些新药可能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一些执业医师仍然优先选择左炔诺孕酮或含炔诺酮的药物。PCOS 内分泌协会实践指南并没有推荐选择哪一种 OCP 更佳。[4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可能用于改善月经不规律。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微粒化孕酮 : 200-400 mg,口服,每日 1 次,每月连用 10 天
或
甲羟孕酮 : 5-10 mg,口服,每日 1 次,每月连用 10 天
炔诺酮 : 2.5-10 mg,口服,每日 1 次,每月连用 10 天
在难治性患者中周期性应用孕激素。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口服避孕药(OCP:周期性雌激素加孕激素)轻度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促性腺激素敏感卵巢雄激素的产生减少,并增加肝生产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从而进一步降低游离睾酮。如果在治疗 3 个月后,游离睾酮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不正常,应该考虑到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的可能性。
应该避免使用含雄激素活性的孕激素 OCPs(例如,左炔诺孕酮,炔诺酮)。新型雄激素活性低的孕激素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诺酮。屈螺酮是一种具有抗雄激素和抗盐皮质激素特性螺内酯类似物。然而,与较旧的避孕药相比,这些雄激素效应更少的新一代孕激素药物可能带来更高的静脉性血栓的风险,[85][86][87] 不过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没有发现此类风险。[120] 考虑到这些新药可能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一些执业医师仍然优先选择左炔诺孕酮或含炔诺酮的药物。PCOS 内分泌协会实践指南并没有推荐选择哪一种 OCP 更佳。[44]
口服避孕药 (OCPs) 在骨骺闭合前不应使用。如果有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则应该谨慎使用。[88] 具有危险因素(例如,吸烟 [特别是年龄≥35 岁]、有血栓栓塞病史或者偏头痛)的女性应谨慎使用口服避孕药。另外一些谨慎用药的因素包括:高血压控制欠佳、长期糖尿病(>20 年)、合并有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44]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降低睾酮水平和增加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水平,[89] 并且有限的证据表明可改善多毛症。因此,对于特定的治疗高雄激素,最好是作为辅助药物加入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或者两者联合用药中。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螺内酯 : 50-100 mg,口服,每日 2 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氟他胺 : 62.5-250 mg,口服,每日 1 次
或
非那雄胺 : 5 mg,口服,每日一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对超重女性鼓励减重。
选择药物应该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口服避孕药在治疗痤疮方面比多毛症更有效。对于多毛症和严重痤疮,联合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通常是必要的。联合用药可以增加避免妊娠的效果,同时通过抑制雄激素生成和其活性增加疗效。
抗雄性激素药物是雄性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环丙孕酮、氟他胺)或 5-α 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
考虑到理论上存在致畸性,在使用抗雄药物期间要采取避孕措施。非那雄胺对于男性胎儿特别危险,对于那些潜在妊娠的女性甚至警告避免接触这类药物。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二甲双胍 : 5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3 次 ;或者 850-10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 2 次 ;1500-2000 mg,口服(缓释型),每日 1 次
选择药物应个体化,考虑到其临床特征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可降低睾酮水平和增加性激素结合蛋白 (SHBG) 水平,[89] 并且有限的证据表明可改善多毛症。因此,对于特定的治疗高雄激素,最好是作为辅助药物加入口服避孕药、抗雄激素或者两者联合用药中。
为了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二甲双胍的剂量应该在 4-6 周期间逐渐调整,与食物同时服用可以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微下降。
有限的证据显示二甲双胍可能促进减重,特别是大剂量(>1500 mg/日)和长时间服用(>8 周)时效果更佳。[91]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亮丙瑞林 : 3.75 mg,肌肉注射,每月 1 次;或者11.25 mg,肌肉注射,每 3 个月 1 次
-- 和 --
屈螺酮/炔雌醇 : 3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去氧孕烯/炔雌醇 : 0.15 mg/30 μg,口服,每日 1 次
或
炔雌醇/炔诺酮 : 35 μg/0.25 mg,口服,每日 1 次
对超重女性鼓励减重。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例如亮丙瑞林)能够对促性腺激素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抑制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仅仅用于严重的或者难治性卵巢高雄激素血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最好结合口服避孕药,来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并避免或减少低雌激素血症相关的骨量丢失,并避免严重的血管舒缩症状(使用 GnRH 而没有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患者可能在 6 个月后失去 4% 至 8% 的骨小梁)。
对于雌激素替代治疗,还须给予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外用依氟鸟氨酸 : (13.9%) 外用少量涂抹到受累区域,每日 2 次
和/或
外用米诺地尔 : (2%-5%) 外用 1 mL,涂抹到头皮,每日 2 次
和/或
机械性脱毛
多毛症的药物治疗,在阻碍和延缓毛发进一步增长方面比使毛发增长消退更为有效(终末期毛发通常不会转化为汗毛)。
推荐辅助机械脱毛(不加重多毛症)。内分泌治疗可诱发毛发变细(更难以看到),且维持长休止期(休息)相(在任何时候毛更少)。若要破坏终端毛囊,在≥6 个月的激素治疗已经终止新的终端毛发生长后,采用电解法(或激光,这对浅色皮肤和深色头发最有效)比较有用。
依氟鸟氨酸霜在使用 8 周后可以使得 20%-40% 的患者面部毛发减少。停药后会复发。如果用药 4-6 个月后未见效,则停止用药。
对于雄激素源性脱发,米诺地尔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需要使用几个月。
使用依氟鸟氨酸 (eflornithine ) 和米诺地尔时,当停药后效果会下降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