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狭窄的诊断依据是临床病史、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以排除首发症状的其他可能病因、提示椎管和/或椎间孔狭窄的一致的影像学发现。 在做出诊断时应考虑到腰痛和腿痛的其他严重病因。
患者通常有长期神经源性跛行,即行走时出现大腿和小腿部疼痛无力及下肢麻木感, 症状随行走距离增加而加重,迫使患者以前屈姿势行走,严重时需坐位休息以缓解疼痛。 立位和行走时腰部后伸造成椎管狭窄,坐位时腰部前屈使椎管扩大。 当患者能够保持坐位姿势时,通常能够完成原地踏车活动, 手推购物车辅助行走也可很大程度上缓解症状。 合并椎体滑脱而出现脊柱不稳时,轻微活动都可能引发背部锐痛。
需要与其他腰背痛和下肢痛病因进行鉴别诊断。 既往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史者,无原因的体重下降,近期(数天至几个月)出现急性腰背痛和神经功能症状,可能提示脊柱转移。 对有结核或HIV感染及静脉吸毒者,可作为脊柱感染的一种鉴别诊断。 神经源性跛行也可能与血管源性跛行相混淆, 应对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全面的血管检查,对于摸不到脉搏或无其他血管功能不全体征的患者,应转诊以进行血管评估。
查体时无症状相符的阳性体征,但患者行走时常取腰部前屈体位。 需检查有无供血不足及髋关节骨关节炎(提示其他诊断的)的体征。 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并不常见,即使在严重椎管狭窄者也可不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 急性神经功能缺失需警惕椎间盘脱出或恶性肿瘤。 如有肌肉无力或萎缩,可能与椎间盘脱出或严重侧隐窝狭窄所致神经根受压有关。 无痛性肌无力在椎管狭窄中罕见,需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宽基步态、病理反射阳性及肢体痉挛可能提示脊髓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局部肌肉无力、皮肤麻木或反射减弱等神经根性体征,在椎管狭窄患者中也可查见。
初步诊断椎管狭窄首选磁共振平扫, 能够清晰显示轴位和矢状位马尾神经和神经管内神经根的解剖结构, 同时能够显示神经受压节段、压迫严重程度及其他解剖变异,如脊髓栓系、神经根共干畸形或蛛网膜炎。上述解剖情况可能需要改变治疗方式。 此外,磁共振成像能够排除其他鉴别诊断,如肿瘤(包括转移灶)及感染。 既往有腰椎手术史者需进行平扫及增强磁共振扫描,增强磁共振有助于鉴别瘢痕组织、椎间盘突出复发及韧带增厚。 腰背痛如无神经根症状或间歇跛行,则不必行磁共振扫描。[15]
所有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检查均需X线平片。X线片不能直接显示硬脊膜和脊神经,因此仅能为判读磁共振和CT提供辅助。如有椎体滑脱或椎体峡部裂,应增加前屈位及过伸位片以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不稳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指导手术。
对于有严重幽闭恐惧症或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器材而不能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者,脊髓造影和CT扫描是确诊检查。 CT扫描对骨性结构的解剖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对骨性病变如椎体峡部裂敏感性高。联合脊髓造影能够清晰显示马尾神经及侧隐窝。 但脊髓造影为有创性检查,需通过腰穿注射造影剂,因此首先进行常规腰椎CT平扫,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再进一步型脊髓造影。
对电生理检查在椎管狭窄中的意义仍有争议。 虽然可利用动态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观察行走时的电生理变化,但静息肌电图通常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有多项研究对患者运动平板试验前后的电生理指标进行分析。 一项研究表明,与椎管无狭窄的患者相比,椎管狭窄患者在神经传导检测中,神经传导的潜伏期延长,但缺乏临床实用价值。[1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