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感染部位的非特异性疼痛

患有原发性或复发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成人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不明确症状,包括持续 1 至 3 个月的非特异性疼痛和低热。[22]

腰椎骨髓炎表现为腰痛,由于 Batson 静脉丛的解剖结构,该疼痛可能与静脉毒品使用、下肢和髋关节感染及结核有关。[25][26]

不适感和疲劳

患有血源性骨髓炎的成人和儿童可能会主诉困倦。[22]

局部炎症、红斑或肿胀

菌血症的起因可能是轻微皮肤感染,也可能是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更严重的感染。[22]

低热

患有原发性或复发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成人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不明确症状,包括持续 1 至 3 个月的非特异性疼痛和低热。[22]

存在的危险因素

尤其是有穿透伤、静脉毒品滥用、糖尿病、HIV 感染、手术污染或牙周炎的病史。

其他诊断因素

伤口引流

常可于慢性骨髓炎邻近部位发现持续引流和/或窦道,并可据此诊断感染。[22]

疤痕、以前的皮瓣

应注意既往手术的证据,以及用于局部皮瓣修复的其他方式。

活动范围缩小

由于疼痛,感染部位的活动度常受限。

糖尿病足溃疡时感觉能力减弱

对患有足部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应采用诸如轻触法和针刺感觉、两点辨别觉和本体感觉等方法对足部感觉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活动范围可因感染部位疼痛受限。

尿路症状

在老年人中,尿路可能是脊椎骨髓炎病例中革兰阴性病原体的感染源。[45]

斜颈

可能提示脊椎骨髓炎,继发于颈部软组织感染。

肢体畸形

肢体的相关畸形,特别是童年骨髓炎可能导致骺板早闭,引起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

叩诊压痛

可能在慢性骨髓炎受累骨的皮下缘探查到叩痛。

危险因素

穿透伤

开放性骨折是骨髓炎的危险因素。细菌可经开放性伤口进入骨折部位,软组织剥离可留下可能被感染的失活的骨骼和软组织。骨折固定也可能引起感染。初始清创术的延迟、没有给予充分的抗生素预防、或未及时对软组织进行完全性覆盖,均为后续感染的危险因素。许多有既往骨折固定术的患者均表示在术后的最初阶段存在愈合延迟问题。

手术污染

在对开放性骨折、枪伤、刀伤和撕裂等损伤进行手术之后,手术部位感染较为常见。[13]

骨科手术期间的手术污染可导致术后脊椎骨髓炎和假体关节感染。同样,头骨的骨髓炎可导致后续开颅手术。胸骨骨髓炎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急性纵隔炎的一种并发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期间,在内乳动脉取材会导致胸骨缺血,继而可引发胸骨骨髓炎。[14]

静脉注射药物滥用

因注射后很可能发生菌血症,故静脉毒品滥用者可能会有脊髓和关节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其他病原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等)也可出现(通常在脊髓和骶髂关节处)。[4]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发生足部感染。这些感染往往继发于轻微外伤,并极大地增加了截肢风险。[15] 美国放射学会颁布了针对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疑似足部骨髓炎进行诊断性放射检查的专门指南。[16]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 颁布了针对糖尿病足问题(包括骨髓炎)管理的专门指南。[17]

牙周炎

牙周脓肿可导致下颌骨骨髓炎。下颌骨皮质板较薄,其髓质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因此下颌骨比上颌骨更易罹患骨髓炎。[18]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