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畸形愈合 |
短期 | 中 |
未经治疗的骨折或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的移位骨折可能进展为骨连接不正。对于未经手术治疗的骨折,前 6 周必须密切随访行 X 线检查,以避免骨连接不正的发生。所有骨连接不正在 X 线片上都表现出畸形。然而,畸形在外观上可能常不明显,从功能的角度上,骨连接不正并不一定都需要治疗。患者有骨连接不正伴疼痛时通常需要进行治疗。[41] |
||
手部关节僵硬 |
短期 | 中 |
骨折后手部关节僵硬较为常见,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均会发生。 应尽量避免采用增加手部关节僵硬发生率的治疗方法。 限制掌指骨关节和指间关节活动的石膏或夹板固定会导致僵硬。 外固定器的不恰当使用也同样会导致这个结果。 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指活动、幻肢抬高、水肿控制以及健康教育可最大限度减少手部关节僵硬的发生。[41] |
||
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CRPS) |
短期 | 低 |
目前CRPS也称为交感神经介导的疼痛(SMP);其他同义术语包括:Sudeck氏营养障碍症、灼性神经痛、骨痛退化症以及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 CRPS 的特征是超过损伤区域的疼痛,通常在骨折后前几周内出现。 通常会伴随僵硬和交感神经功能障碍体征包括肿胀、颜色改变、温度变化、毛发和指甲生长方式变化。 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最好与疼痛管理服务同步进行处理。 积极物理治疗、三环类抗抑郁剂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均是一些可选的治疗方法。[41] |
||
基于骨质疏松症的持续发病率 |
长期 | 高 |
由于长时间的骨质疏松,患者腕部、股骨颈和椎体有进一步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 |
||
尺骨茎突骨折不愈合和尺侧腕部疼痛 |
长期 | 高 |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这些都是桡骨远端骨折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 大多数情况下,不伴桡骨远端畸形愈合的尺侧腕部疼痛可在 9 ~ 12 个月内缓解,不需要过多干预。 尺骨茎突骨折不愈合为影像学诊断,较少引起远期并发症。 |
||
关节炎 |
长期 | 中 |
通常见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可能影响桡腕关节或/和远端桡尺关节。 症状常为日间活动疼。 仅在影像学上有关节炎表现但无症状者无需进行治疗。 治疗包括夹板、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和手术重建。[41] |
||
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 |
长期 | 低 |
这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有证据提示桡骨远端伴尺骨骨折的患者发生不愈合的风险更高。 大部分骨折不愈合可引起疼痛,需要进行手术重建。[41][42] |
||
腕管综合征 (CTS) |
存在差异 | 低 |
移位性骨折的急性期或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可能发生 CTS。 初步评估时,血肿阻滞麻醉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神经学检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快速手法治疗之后,正中神经症状可得到缓解。 如果手法治疗后 24 ~ 36 小时内症状未解决甚至进一步恶化,患者需要进行腕管松解术并同时行骨折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引起的CTS需要进行腕管松解术。[2][4][41] |
||
拇长展肌 (EPL) 腱断裂 |
存在差异 | 低 |
这种罕见的并发症最常见于桡骨远端完全无移位骨折或裂缝骨折的患者。 常在损伤后起初 12 周内发生,对于此类骨折的患者,应警惕这种罕见但有明显可能性的并发症。[28] 断裂的起因尚不明确,大多数认为是由于血液供给发生改变造成桡骨远端筋膜室内肌腱磨损引起。 固定充分时,桡骨远端和拇指活动时有疼痛加重的患者,仍可有发生 EPL 断裂的风险。 并非所有 EPL 断裂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治疗。 指间关节伸展功能丧失并伴有活动滞后,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进而可能需要肌腱转移来取代断裂的 EPL。[41] |
||
拇长屈肌断裂 |
存在差异 | 低 |
这是一种治疗并发症,见于桡骨远端骨折掌侧钢板固定后。 其他肌腱如食指指深屈肌腱也会发生断裂。 断裂的原因为钢板摩擦肌腱从而导致断裂。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