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标准

葡萄膜炎术语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of Uveitis Nomenclature, SUN) 工作小组关于眼内炎症的分级[2]

前房细胞(裂隙灯显微镜下 1 mm × 1 mm 光带中的细胞数)

  • 0 级为<1 个

  • 0.5+ 级为 1-5 个

  • 1+ 级为 6-15 个

  • 2+ 级为 16-25 个

  • 3+ 级为 26-50 个

  • 4+ 级为>50 个。

前房闪辉

  • 0 级为无

  • 1+ 级为轻微

  • 2+ 级为中度(虹膜和晶状体细节清晰可见)

  • 3+ 级为显著(虹膜和晶状体细节看不清)

  • 4+ 级为重度(纤维素渗出或胶冻样房水)

前葡萄膜炎的临床分级[3]

轻度:

  • 视力在 20/20 至 20/30 之间

  • 角膜缘处浅层结膜充血

  • 无角膜后沉着物 (KP)

  • 房水微量至 1+ 细胞和闪辉

  • 眼压降低<4 mmHg。

中度:

  • 视力在 20/30 至 20/100 之间

  • 角膜缘处深层结膜充血

  • 散在 KP

  • 房水 1-3+ 细胞和闪辉

  • 缩瞳反应迟钝;轻度后粘连;轻度虹膜水肿

  • 前部玻璃体细胞。

重度:

  • 视力≤ 20/100

  • 角膜缘处深层结膜充血

  • 致密 KP

  • 3-4+ 个细胞和闪辉

  • 瞳孔反应迟钝或固定;后粘连(纤维素性);虹膜隐窝消失

  • 眼压升高

  • 中至重度前房细胞

葡萄膜炎术语标准化 (SUN) 关于葡萄膜炎活动度的术语[2]

  • 静止期:0 级细胞

  • 活动度恶化:炎症水平增加 2 级或增加至 4+ 级

  • 活动度改善:炎症水平降低 2 级或至 0 级

  • 缓解期:停药后疾病静止>3个月。

后葡萄膜炎分级[2]

  • 0级:无玻璃体细胞

  • 1级:有玻璃体细胞但后极部眼底清晰可见

  • 2级:玻璃体细胞漂浮,后极部眼底欠清,可见视神经和视网膜血管

  • 3级:玻璃体细胞漂浮,可见视神经

  • 4级:玻璃体细胞漂浮,且后极部结构不可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