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包括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妊娠性类天疱疮、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线状 IgA 病、瘢痕性类天疱疮以及抗-P200、抗-P105、抗-P450 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疱疹样皮炎。除了疱疹样皮炎之外,上述所有疾病的特征均为存在针对真皮-表皮锚定复合物不同成分的循环型和组织结合型自身抗体,[11] 该复合物是一种超分子结构,能介导基底细胞与下方真皮黏附。与这种复合物内不同蛋白质与抗体结合导致真皮-表皮分离,并形成紧张性水疱。
真皮-表皮锚定复合体包含基底细胞的半桥粒、基底膜的锚丝以及真皮乳头层的固定原纤维。 该复合物中的结构蛋白,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中称为自身抗原,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抗原 180(大疱性类天疱疮、妊娠性类天疱疮、黏膜类天疱疮、线状 IgA 大疱性皮病)、BP230(大疱性类天疱疮)、α6β4 整联蛋白(黏膜类天疱疮)、层粘连蛋白 5 和 6(黏膜类天疱疮)、VII 型胶原(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2] 根据报告,与基底膜结构成分相对应的 10 种不同基因发生的 300 多种突变可导致皮肤脆弱和真皮-表皮分离,并且伴有特征性的皮外表现。[11]
自身抗体针对 2 种半桥粒蛋白,称为 BP180 和 BP230。 BP230 局限于细胞内,与半桥粒斑块相关,而 BP180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有一个包含大约 1000 个氨基酸的细胞外域。 非胶原性 16A 域包含 76 个氨基酸,与跨膜区直接相邻,已经发现这是 BP180 胞外域的免疫显性区。[13]
在大多数大疱性类天疱疮血清中,可以检测到针对 BP180NC16A 的循环抗体,其血清浓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14] 大疱性类天疱疮自身抗体(在补体激活的帮助下)、炎症细胞浸润、蛋白酶和包括细胞因子在内的各种炎症介质释放对皮损形成很关键。[15][16] 使用类似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抗人 BP180NC16A 抗体和中性粒细胞引发了这种组织损伤。[17] 使用 IgG 被动转移方法,有体内证据证明,针对鼠 BP180NC16A 同系物的兔抗体可使小鼠致病。[18] 这些体外和体内数据证明,针对 BP180NC16A 域的抗体具有致病性。 很明显,BP180 抗体与其靶标相结合,是大疱性类天疱疮表皮下水疱形成关键的第一步。 尚不清楚能够致病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的 IgG 亚类。 新结果发现,抗 BP180-N IgG1 自身抗体是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急性发作相关的主要 IgG 亚类。 因为 IgG1 抗体能够固定补体,所以显示了抗 BP180 自身抗体与补体在大疱性类天疱疮致病作用中的关联。[1][19]
大疱性类天疱疮经常引起血液和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化学趋化因子可能调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和白介素 (IL)-5 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提示,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和 IL-5 对于嗜酸性粒细胞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中的迁移很重要,旨在抑制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和 IL-5 生成的治疗方法可能减轻炎症和水疱形成。[20]
经典型(大疱型):最常见,紧张性大疱可发于任何部位,口腔和眼部受累罕见,轻微,愈合后不留瘢痕痂或粟丘疹[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正常和红斑性皮肤上有充满液体的紧张性水疱由 Vesna Petronic-Rosic 医生提供的资料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躯干和四肢正常和红斑性皮肤上有充满液体的紧张性水疱由 Vesna Petronic-Rosic 医生提供的资料 [Citation ends].
水疱型:不常见;成团的紧张性小水疱,基底处皮肤发红或瘙痒[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小疱变型:紧张性水疱由 Vesna Petronic-Rosic 医生提供的资料 [Citation ends].
结节型:罕见;正常或结节状皮肤上有水疱
胫前型:大疱局限于一个身体部位,例如胫骨
汗疱疹样型:水疱局限于手掌和足底
增殖型:非常罕见,腋窝、颈部和/或腹股沟区域斑块增殖
全身型:罕见,但外观可能像银屑病或特应性皮炎,可能出现小疱或大疱
荨麻疹型:最初表现为荨麻疹区域,然后变为大疱性皮损,有一些从不发展成大疱
儿童型:与疫苗接种相关;手掌、足底、面部大疱
红皮病型:首先全身发现红皮病,然后突发孤立的大疱。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