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虽然肌腱病累及成百万人群,但其病因尚不清楚。[3][8][9][10] 多种因素如年龄、遗传、体重、和肌肉力量薄弱等都可能参与发病,但肌腱反复机械性的负荷被认为是肌腱病变发展的主要原因。[16][17]

肌腱有几种功能,包括机械力的传导、关节稳定、减震以限制肌肉损伤。 肌腱由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糖蛋白、水和细胞组成。 能够在机械负荷的作用下改变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而适当的机械负荷对肌腱是有益的,过度使用(施加在肌腱上的慢性、反复性机械负荷)则会导致病理改变。[4][16][18]

病理生理学

肌腱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过度的机械性使用最有可能导致肌腱退变,导致细胞表型的改变和新生血管形成。 细胞表型变化的特征在于圆细胞数量增加,导致Ⅲ型胶原合成增多,替代I型胶原。 Ⅲ型胶原比I型胶原更薄且不易形成束。 较大的蛋白多糖(例如蛋白聚糖)也有增加。

这种组合会导致肌腱结构断裂和肌腱的力学负荷吸收能力的下降。 新生血管形成是损伤肌腱的愈合过程。 但新生的血管和神经可能是肌腱病疼痛的来源。[19][20][21] 基质完整性的丧失、肌腱断裂、肌腱和新生血管形成都支持肌腱病的发生本质是一个失败的愈合过程,从而导致肌腱出现疼痛、血管化,生物力学强度降低。[5]

总之,肌腱退变的特征为胶原断裂、胶原纤维方向紊乱、生化成分改变、蛋白多糖含量增加以及酶活性降低。

分类

肩部

肩袖肌腱病

肘关节

外上髁

内上髁

膝关节

髌骨肌腱病:

  • 第一阶段:活动后疼痛

  • 第二阶段:在活动开始的疼痛,热身后消失

  • 第三阶段:活动中持续疼痛

  • 第四阶段:肌腱断裂。

股四头肌肌腱病

踝关节

跟腱病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