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口腔白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很多病例为特发性。烟草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无论是有烟还是无烟烟草。此外,咀嚼槟榔(多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吸嗅鼻烟以及其他形式的无烟烟草的使用等均与白斑的发病相关。慢性念珠菌病与白斑的发病有关,特别是非均质型白斑。这可能与某些种属的念珠菌具有较强的亚硝基化能力,可形成内源性亚硝基胺有关。[8]某些地区的倒转吸烟(将烟草点燃的一端置于口内)习惯可以导致各种口腔黏膜疾病,包括白斑。在这类人群中,白斑发生癌变的风险比以其他方式使用烟草的人要高 19 倍。[9]血根草相关的白色病损或角化病,病损可广泛分布,也可有多个病灶,与增殖性疣状白斑相似,易误诊。[10]影响白斑发病和癌变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性别、烟草使用以及饮酒等,在增殖性疣状白斑中并不适用。[11]

研究者在寻找影响白斑发生上皮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的过程中发现,高频等位基因缺失和高风险等位基因谱可能与此相关。[12]

病理生理学

白斑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上皮分化异常,上皮表层角化程度升高,病损因此呈白色。同时可能伴随有上皮厚度的改变。例如,上皮可出现萎缩或棘层增厚(棘细胞层增厚),这两种病理变化可同时出现在同一病损中。在增殖性红斑中,因上皮萎缩、表层角蛋白减少或缺失,病损区黏膜呈红色天鹅绒样改变。

上皮异常增生是上皮分化异常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最为重要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对具有潜在恶性的白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结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诱发上皮异常增生、或可作为诊断及治疗靶标的因素上。这些因素包括分化相关角蛋白的丢失、碳水化合物抗原以及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改变。[13]氧化应激、硝基化 DNA 损伤(通过活性氮介导,例如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炎症相关机制也与口腔白斑病的发病及其向异常增生和癌的转化有关。[14]分子标志物研究表明良性病变中 p53 染色阳性和增殖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阳性的细胞增多。多项研究发现口腔白斑病中还存在其他遗传学改变,包括角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细胞周期的变化和杂合性丢失的增加。[13][15]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最具指导意义的标志是确认上皮异常增生的存在及其与癌变的关系[16]

分类

临床分型

临床上口腔白斑病主要有 3 种类型:

1.均质型口腔白斑均质型白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均质型白斑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最常见的类型

  • 表现为均质的白色斑块

  • 多发生于颊黏膜

  • 癌变风险低。

2.非均质型白斑

  • 颗粒状白斑颗粒状白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颗粒状白斑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较少见

    • 病情更重

    • 表现为发生于萎缩、发红的基底上的白色斑点或小结节

    • 其癌变风险比均质型白斑高

    • 被认为是白斑和红斑的结合或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

  • 结节状白斑

    • 表现为密集的半球状或瘤样小突起,病损表面发红或发白

    • 基底可发红

    • 发生异常增生或癌变的风险比均质型白斑高。

3.增殖性疣状白斑增殖性疣状白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增殖性疣状白斑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最少见的口腔白斑类型

  • 易发生异常增生,癌变风险高

  • 其具有渐进性和多灶性

  • 极易复发,癌变几率高。

非白斑口腔白色病损的病因

局部因素:

  • 软垢(口腔卫生不佳产生的残渣)

  • 角化病(例如,摩擦性角化病[和咬唇/颊症]、吸烟相关性角化病和鼻烟相关性角化病)鼻烟相关性白斑(鼻烟袋)[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鼻烟相关性白斑(鼻烟袋)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烧伤

  • 皮肤移植

  • 瘢痕

  • 毛舌

  • 发育性/遗传性角质化疾病(例如白色海绵状斑痣)。

肿瘤:

  • 疣状黄瘤。

感染:

  • 念珠菌病(鹅口疮:念珠菌性白斑)念珠菌白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念珠菌白斑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Epstein-Barr 病毒(毛状白斑)口腔毛状白斑[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口腔毛状白斑承蒙 James Sciubba 医生提供;准许使用 [Citation ends].

  • 人乳头瘤病毒(空泡变性、疣、乳头状瘤)

  • 梅毒(梅毒性黏膜斑和角化病)

  • 麻疹(科普利克斑)。

皮肤黏膜疾病:

  • 扁平苔癣

  • 红斑狼疮。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