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肛瘘

被认为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复发性多发肛门直肠脓肿是肛瘘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同样,肛瘘亦是肛门直肠脓肿的并发症之一。

克罗恩病病史

被认为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1/3克罗恩病患者可合并肛门直肠脓肿。[1]

男性

被认为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相较于女性,男性更加易患肛门直肠脓肿。[12][13]

肛周疼痛

肛门直肠脓肿极其常见的症状。[2]

肛管疼痛多见于括约肌内脓肿形成,而肛提肌上脓肿则多表现为盆腔疼痛。

肛门直肠疼痛极为罕见。若排便中及排便后即刻出现疼痛且呈逐渐缓解趋势,则更倾向于诊断为肛裂而非肛门直肠脓肿。

通常仅于血栓外痔形成时出现持续性疼痛,通过肛门或肛门直肠脓肿的简单视诊即可诊断。

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其疼痛程度较其他患者偏弱。

肛周或直肠硬结

绝大部分肛门直肠脓肿患者于肛周组织、肛管内或肛直肠环上出现硬结。

而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可不出现上述硬结病灶。

其他诊断因素

肛周肿胀

肛周组织肿胀及触痛是患者的常见主诉。

括约肌内脓肿、肛提肌上脓肿及免疫抑制状态患者,可无肛周肿胀症状出现。

低热

大部分肛门直肠脓肿患者病程中出现可出现发热,但通常<38.6℃(101.5℉)。

免疫抑制状态患者通常无发热表现。

心动过速

轻度心动过速较为常见。

多因素导致心动过速的发作。包括轻度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后者通常因发热及疼痛导致摄入不足所致。

排便习惯改变

肛门直肠脓肿患者很少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若患者有慢性腹泻病史则多提示克罗恩病诊断,而该病是肛门直肠脓肿的危险因素之一。

直肠出血

除非脓肿自发破溃引流,否则通常无直肠出血表现。

出现直肠出血症状更倾向于诊断为肛裂。

排尿障碍

偶有患者诉排尿困难,尤其多见于既往存在排尿困难病史的男性患者。[2][7]

危险因素

肛瘘

复发性多发肛门直肠脓肿是肛瘘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肛瘘内食物残渣嵌顿或瘘管外口被覆皮肤愈合均可导致瘘管堵塞,从而形成复发性脓肿。

37%肛门直肠脓肿患者合并肛瘘形成。[14][15]肛门直肠脓肿可通过外科手段干预或自发破溃引流形成肛瘘。

克罗恩病

近1/3克罗恩病患者可合并肛门直肠脓肿。[1]

大部分肛门直肠脓肿是由肛腺感染(隐窝腺感染)进展所致。肛腺导管穿过内括约肌、开口于齿状线上的肛隐窝。邻近炎性病变(如克罗恩病)进展堵塞肛隐窝可导致肛腺感染。

男性

肛门直肠脓肿在男性中的患病率是女性的2-3倍。[12][13]

硬便

尽管已经证实,摄入纤维素25-30g/d和水分60-80oz/d,对肛门直肠脓肿的形成无预防作用,仍将硬便作为肛门直肠脓肿的危险因素之一。[12]

20-40岁

肛门直肠脓肿多发于20-40岁患者。[1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