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是指一部分肠(肠套叠套入部)套入与之邻近的远端肠腔(肠套叠鞘部)。肠系膜随近端肠壁被拖进远端肠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随后出现水肿、黏膜出血及压力上升。如果动脉血流受累,会出现缺血、坏死及穿孔。[3][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肠套叠:血管嵌塞在两层肠道之间,导致供血减少、水肿、肠绞窄和坏疽。最终可能发生脓毒症、休克和死亡。由 BMJ 知识中心创建 [Citation ends].
特发性肠套叠的提示性诱发因素包括,发育良好的淋巴组织、肠壁较薄、肠腔较窄、回盲部固定不良、病毒或细菌感染及近期腹部手术。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肠系膜淋巴或派伊尔氏斑增生、蠕动异常及腹壁水肿。[2]
回结肠套叠(远端回肠脱入近端结肠)是最常见的肠套叠部位,其次是回肠结肠和结肠结肠部位。[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