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级:界限清楚,典型的囊变伴有强化的结节(强化并非预示着不良的预后,而不同于浸润生长的弥散型星形细胞瘤)。[39]
II级:边界清楚,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无加强
III级:边界不清,异质性,T2像为高密度,T1像为低密度,有或无复杂的强化(40%未强化的病灶是间变型星形细胞瘤)。
IV级:边界不清,异质性,有意义的血管源性水肿,强化,坏死(环形强化)。钆强化:血脑屏障被破坏,染色剂从损伤的血管漏出。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I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级)
弥散型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II 级)
少突胶质细胞瘤,IDH 突变型和 1p/19q 联合缺失(II 级)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II级)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III 级)
间变性少突神经胶质瘤,IDH 突变型和 1p/19q 联合缺失(III 级)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III 级)
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IV 级)
胶质母细胞瘤,IDH 突变型(IV 级)
弥散型中线胶质瘤,H3 K27M 突变型(IV 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