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危险因素的存在

脑星形细胞瘤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白种人、神经纤维瘤病I型病史、结节性硬化症、Li-Fraumeni综合征,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或电离辐射暴露史。

其他诊断因素

意识改变

51%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科。[34]

头疼

发生于50%的脑肿瘤患者。[35]

单侧头痛说明病灶在同侧,约占80%。

通常晨间加重,咽鼓管充气法可以检查。

恶心和/或呕吐

见于50%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

步态异常

见于41%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

共济失调

见于37%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与小脑病灶有关。

乏力

见于27%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

与位于对侧额叶后侧或下降的皮质脊髓束的任何部位的病灶有关。

癫痫发作

可见于90%的低级别胶质瘤和35%的胶质母细胞瘤。[33]

与病灶靠近脑皮质有关。癫痫的类型决定于肿瘤的位置。

视力障碍

见于23%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可表现为复视(脑神经麻痹)、视野缺失(病灶位于颞叶,顶叶或枕叶的皮层)或视敏度下降(病灶在视神经-下丘脑区域)。

语言功能缺失

见于21%急诊就诊的脑肿瘤患者。[34]位于优势半球的颞叶后侧或额叶前外侧的病灶有关。

失语症/言语障碍症

12%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科。[34]

发现37%-58%的患者肿瘤在左侧。[36]

位于优势半球的颞叶后侧或额叶前外侧的病灶有关。

感觉缺失

19%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室。[34]与位于对侧顶叶前侧或上升的感觉通路的病灶有关。

运动障碍

37%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室。[34]与位于对侧额叶后侧或下降的皮质脊髓束的任何部位的病灶有关。

视觉改变

20%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室。[34]可表现为复视(脑神经麻痹)、视野缺失(病灶位于颞叶,顶叶或枕叶的皮层)或视敏度下降(病灶在视神经-下丘脑区域)。

脑神经麻痹

26%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室。[34]第VI对脑神经麻痹作为颅内高压的结果或脑干病灶侵犯到第III、IV或VI脑神经核。

视乳头水肿

28%的脑肿瘤患者以此症状就诊于急诊室。[34]

常见于后颅窝肿瘤。

人格改变/情绪不稳

人格改变与大的和/或双额叶星形细胞瘤有关。

情绪不稳与大的额叶病灶有关。

认知功能减退

认知减退与大的和/或双侧额叶星形细胞瘤有关。

眼球震颤

与后颅窝病变有关。

同侧辨距不良

与同侧的小脑半球病变有关。

失算症

与优势半球的顶叶病变有关,部分顶叶综合征(失算症、手指失认证、左右混淆、失读症没有失写症)。

手指失认症

与优势半球的顶叶病变有关,部分顶叶综合征(失算症、手指失认证、左右混淆、失读症没有失写症)。

左右混淆

与优势半球的顶叶病变有关,部分顶叶综合征(失算症、手指失认证、左右混淆、失读症没有失写症)。

失读症(没有失写症)

与优势半球的顶叶病变有关,部分顶叶综合征(失算症、手指失认证、左右混淆、失读症没有失写症)。

淡漠

与非优势半球的顶叶病变有关。

下丘脑综合征

少见,与下丘脑病变有关。摄食紊乱(恶病质或食欲过剩)、体温调节失常、内分泌功能紊乱。

危险因素

白人血统

在美国,白种人胶质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15]

男性

受累男性比女性多40%。[23]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I型

据报道5%-19%的视神经纤维型星形细胞瘤伴发神经纤维瘤病I型。[24][25][26]这些肿瘤通常在儿童时期诊断,确诊后极少有进展。[27]

结节性硬化症

大约6%-15%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伴发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这种综合征被认为是唯一的)。[10][28]

Li-Fraumeni综合征

与弥漫型星形细胞瘤有关(此综合征中三种常见的肿瘤)。[29]

患者有发展成胶质母细胞瘤的高风险。

胶质瘤息肉病综合征

进展为胶质母细胞瘤的风险增加。伴发原发性脑肿瘤的相关风险增加7倍。[30]

电离辐射

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相关。机制是DNA突变。[31]患者头部接受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增加了患胶质母细胞瘤的风险。[32]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