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新兴疗法

抑制性大便失禁的栓塞治疗

栓塞治疗儿童大便失禁的疗效和耐受性的数据有限。[31]

普卢卡必利

普卢卡必利是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特性。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 3 期临床试验中,慢性便秘成人患者,采用普卢卡必利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其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并且排便情况改善。[32]

鲁比前列酮

鲁比前列酮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的氯离子通道-2 的激活剂,可促进肠道顶端细胞细胞膜的液体分泌,增加肠道的动力和排便次数。 两项成人肠易激综合征的 3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鲁比前列酮在改善自发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方面的疗效。 在停止鲁比前列酮治疗后,其效力可持续长达 4 周。[33]

内括约肌的A型肉毒素

已有报道称在肛门内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慢性便秘儿童中,内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素的效果不一致。 一项 24 例难治性便秘患儿的回顾性综述发现,半数患者在内括约肌肉毒素治疗后,便秘症状改善了至少 6 个月。[34]

手术干预

切除肠道非功能区仍在研究中,且只在持续药物治疗失败后考虑使用。 回顾性分析 19 例慢性便秘儿童,他们在结肠和肛门直肠测压异常后进行手术治疗,发现89% 的父母感觉术后症状完全消退。[35]

灌肠

发现此方法可改善脊柱裂儿童的排便控制能力,但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36]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