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流行病学

关于儿童大便失禁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极少,且普遍过时。 1966 年,Bellman 报道4 岁以上儿童大便失禁的患病率为 1.3%。[4] 阿姆斯特丹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 5-6 岁儿童的患病率为 4.1%,11-12 岁儿童的患病率为 1.6%。 大便失禁的总患病率为 3%,男孩 (3.7%) 比女孩 (2.4%) 多。[5]

在儿科胃肠诊所对161 名 5-17 岁(75% 为男孩)儿童肠道功能紊乱的系列研究中也对粪便污染进行了分析,约 70%为便秘,平均一周排便 2 次,粪便污染7 次。[6] 约 30% 无便秘,一周排便 7 次,且一周粪便污染次数少于 5 次,没有腹部或直肠肿块的表现。

平均每 5000 例活产儿中有 1 例出现肛门直肠畸形,其中 25% 的儿童需要长期治疗大便失禁。[7]

50% 以上先天性巨结肠儿童可能会在术后出现大便失禁,但多数到青春期之前可以控制。[8]

每年约有 2500 名新生儿出现神经管缺陷,尤其是脊柱裂,发病率为每 1200-1400 例活产儿出现 1 例。[9] 事实上,所有受影响的儿童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大便失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