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检查

检查
结果

上消化道连续造影

检查

肠旋转不良诊断性检查,如果有胆汁性呕吐且无既往手术病史,应完成前后位(AP)和侧位片。

正常旋转: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位(Treitz韧带)在前后位时位于左侧椎弓根的左侧。这个移行部位应位于幽门高度或其以上。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不伴肠梗阻的上消化道造影[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不伴肠梗阻的上消化道造影来自Dr S.D.St Peter的收集 [Citation ends].

解剖结构正常可排除肠旋转不良、中肠扭转和小肠上段梗阻。

1或2小时的延迟相可排除小肠远端的梗阻。

结果

右侧十二指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在正常位置下方或中部(旋转不良)鸟嘴征,十二指肠造影剂通过不良(肠扭转)、螺丝刀样十二指肠(肠扭转)、十二指肠蹼(十二指肠闭锁)

腹部CT(口服和静脉造影剂)

检查

当临床表现为腹痛而无呕吐,且肠旋转不良可能性不大时应进行CT检查。如果怀疑中肠扭转则CT不应该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前完成。[10]

进行CT检查时应使用经口或静脉的造影剂以明确肠道的病理。

冠状位的重建对判断十二指肠的走形特别有用,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位应位于脊柱的左侧且位于合适高度。

其他上消化道造影不能提供而CT扫描能提供的信息包括:判断盲肠的位置、结肠旋转以及全肠外间隙的三维评估。

结果

十二指肠无经口造影剂(肠扭转)、肠系膜上动脉远端无造影剂(肠扭转伴缺血)、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扭结(肠扭转)、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位置倒置(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右侧和十二指肠头移位、十二指肠向前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

腹部平片

检查

在急诊有腹部症状的患者常常做这个检查,但对治疗和诊断极少有帮助。

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现胆汁性呕吐应立即完善平片,因为腹平片更能提示其他先天性病因。

胃和十二指肠近端扩张伴随远端肠气减少是肠扭转在平片上的最常见但却不特异的表现。[9]

胃和近端十二指肠在肠扭转时可出现气体增多而表现为十二指肠闭锁时类似的双泡征,但如果在远端有气体则应考虑肠旋转伴肠扭转。应尽快完成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如果出现大量扩张的肠袢,提示远端肠梗阻,但仍不能排除中肠扭转。应由儿科影像学专家完成上消化道联合下消化道造影。

结果

胃和十二指肠近端扩张伴随远端肠气减少(肠扭转或十二指肠蹼);正常X线片(肠旋转不良不伴肠扭转或肠扭转不伴完全性肠梗阻)

全血计数

检查

无肠扭转的肠旋转不良,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有肠扭转的患者早期数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如果肠扭转持续一段时间,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如果白细胞升高延迟,血管内血浆的丢失将导致血液黏稠。

结果

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增多症


需要考虑的检查

检查
结果

超声波成像检查

检查

超声可以在没有造影剂和辐射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但怀疑肠扭转,临床上做超声通常有一定的误导性。

超声通常用于诊断肠套叠,而非肠旋转不良或中肠扭转。然而如果考虑肠套叠时进行超声检查,或者上消化道连续造影检查结果不能确定是肠旋转不良时,超声的肠系膜血管的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果超声提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位置倒置甚至漩涡样均提示肠扭转。

结果

近端肠系膜上动脉以上无血流(肠扭转伴肠系膜上动脉缺血);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旋转(肠系膜上静脉扭转)

下消化道连续造影

检查

排便困难或怀疑远端肠梗阻的新生儿可能会进行这个检查。

盲肠位置异常通常提示肠旋转不良(出现在85%的病例中)。[10]

若考虑存在消化道梗阻,应优先行消化道造影明确异位盲肠位置。

如果上消化道造影难以明确,下消化道造影偶尔也可以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10]

结果

盲肠位置异常

动脉血气分析

检查

当肠系膜血管扭转后发生肠灌注被破坏,将出现乳酸酸中毒,即血pH降低伴阴离子间隙增宽。

酸中毒是非特异性的非诊断性表现。如果肠扭转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动脉血气分析对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指导抢救非常重要。

结果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表现为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