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结肠缺血

结肠缺血在缺血性肠病中预后最好;然而,20% 的患者将会进展为慢性溃疡性缺血性结肠炎。[17]

急性肠系膜缺血

尽管在诊断、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面的认知逐渐进步,但是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在几项大型系列研究中,急性肠系膜缺血导致的死亡率范围在 60% 到 100%。[7][9][23][48] 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导致 70% 至 80% 的死亡率。[48][49] 一般来说,相对病程进展缓慢的肠系膜静脉血栓没有肠系膜上动脉栓子引起的血供突然中断那么致命。

对于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患者来说,在肠道梗死前进行诊断是改善预后最重要的因素。[1] 几项回顾性研究也支持该结论。在这几项研究中,在就诊 24 小时内或在发生任何严重肠梗死前做出诊断可明显改善生存率。一项报告研究了 21 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如果症状持续时间<12 小时,100%的患者可恢复肠道活力;如果症状持续 12 到 24 小时,56%的患者可恢复肠道活力;如果诊断前症状持续>24 小时,仅有 18% 的患者可恢复肠道活力。证据 B

慢性肠系膜缺血

血运重建手术的死亡率为 0% 至 16%,成功率>90%,复发率一般<10%。[1]

几项长期研究显示,血运重建手术后生存的患者的 5 年累积生存率为 81% 至 86%。[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