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红斑性水肿性皮损

荨麻疹的典型表现为红斑性水肿性皮损,全身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急慢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急慢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由Stephen Dreskin,MD,PhD提供 [Citation ends].

皮肤瘙痒

荨麻疹的皮损多伴有瘙痒,部分患者自觉疼痛或灼热感。

24小时内可消退

荨麻疹发作时间可能很长,但单个皮损常在24小时内消退,且消退后不留痕迹。

面部、舌、唇的水肿

高达40%的荨麻疹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后者的水肿累及皮下组织。[16]血管性水肿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常见面部、舌或嘴唇,若迅速出现气道闭塞需立即处理。荨麻疹伴口唇血管性水肿[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荨麻疹伴口唇血管性水肿由Stephen Dreskin,MD,PhD提供 [Citation ends].

血管性水肿也可以不伴有荨麻疹,这种情况包括三种类型:药物诱导性血管性水肿、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和获得性血管性水肿。

其他诊断因素

苍白色皮损

触压荨麻疹的皮损可显苍白色,非苍白色皮损须怀疑血管炎。

喘鸣

见于发生严重喉头水肿的血管性水肿患者,提示马上有可能发生气道阻塞。

危险因素

阳性家族史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多有阳性家族史,而荨麻疹和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则无。但是,需注意的是25%的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无阳性家族史,可能是由新的突变引起。[11]

药物诱因的暴露

大多数急性荨麻疹本质上为过敏性的,是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也有部分为非IgE介导的。药物、食物是最常见的诱因。许多药物可引起荨麻疹,包括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和头孢类)、心血管药物(如胺碘酮和普鲁卡因胺)、免疫治疗药物和疫苗、细胞毒性药物(如博来霉素、顺铂、氟尿嘧啶)、ACE抑制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其他可引起非特异性组胺释放的药物(如NSAIDs、麻醉药、琥珀酰胆碱、苯丙胺、肼苯哒嗪和放射显影剂)。

接触食物触发因素

大多数荨麻疹本质上是过敏性的,是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任何食物都有可能引起荨麻疹,但最常见的蛋类、坚果和贝类。

新近病毒感染

是儿童荨麻疹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是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

新近蚊虫叮咬

许多蚊虫叮咬均可引起荨麻疹,且儿童较成人更加常见。

女性

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均为女性多见,女性:男性比例为2:1。[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