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可能提示既往有炎症性肠病发作的症状和体征、传染原接触史、最近抗生素应用和 HIV/AIDS 有重要意义。
经常见于 TC/TM。
经常见于 TC/TM。
经常见于 TC/TM。
经常见于 TC/TM。
中毒性巨结肠的特征性表现为全段或节段性的结肠扩张>6 cm,通常会引起临床上明显的腹胀,但腹胀程度不一。
如果中毒性巨结肠与溃疡性结肠炎(通常为血性腹泻)或感染性结肠炎有关,则可能出现的症状为:发展为中毒性巨结肠之前有腹泻发作,常持续 1 周或更长时间。在一些病例中,腹泻改善预示了结肠扩张的发生。
主要表现为弥漫性的或局部的痉挛性腹痛,排便后可能症状减轻。
腹部可能有局部或弥漫性压痛,但疼痛程度可能因合并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而被掩盖。 局限性反跳痛可能提示即将穿孔,而全腹膜炎常表明已发生自由性穿孔(free perforation;是指肠内容物可自由大量进入腹腔的穿孔)。
所报告的中毒性巨结肠并发克罗恩结肠炎的发病率存在巨大差异,范围为 0%-20%,最可能的频率为 2%-4%。[4]
已经有研究表明,中毒性巨结肠更可能发生于克罗恩结肠炎病程的早期,克罗恩病的纤维化和节段性病变使得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可能性低于溃疡性结肠炎。
据报告,在伪膜性结肠炎患者中,中毒性巨结肠一生中的发病率是 0.4%-3%。[4]
病理学标志包括:弥漫性溃疡、黏膜结节隆起、淡黄白色浅表斑块散布于两个正常的黏膜节段之间以及内镜检查可见广泛的剥脱。然而,与结肠急性和炎症病变的内镜评估相比,粪便检查已经成为诊断艰难梭菌结肠炎更安全的方式。
停用或显著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包括皮质类固醇、柳氮磺吡啶或其他 5-氨基水杨酸制剂,会触发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15]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