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脊髓灰质炎由 1、2 或 3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属于肠道病毒的一种 RNA 病毒。[11]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WHO 脊髓灰质炎公共卫生图片库(www.polioeradication.org) [Citation ends].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1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罕见情况下,减毒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可能导致疫苗相关性麻痹。[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oliomyelitis 已证实 2 型脊髓灰质炎于 2015 年 9 月被根除,1 型脊髓灰质炎是 2016 年报告的唯一一种流行性脊髓灰质炎。

病理生理学

脊髓灰质炎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特别是在卫生条件低下的地方。 不存在非人类宿主。 潜伏期为 3 天至 30 天不等,病毒可从胃肠道排出,最长持续 6 周。 病毒可在鼻咽和胃肠道复制,可通过血流扩散至淋巴结,罕见情况下,可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此时,会影响前角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的破坏会引发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