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颈椎损伤的特征基于以下方面:

  1. 颈椎内的位置(例如,颅颈交界区、寰枢椎、下颈椎)

  2. 向颈椎施加的力(例如,屈曲性损伤、伸展性损伤)

  3. 所导致的骨折类型(例如,关节突脱位、骨折脱位型损伤)。

除了上述三方面颈椎损伤特点的详细描述以外,颈椎损伤常见的损伤形式:复杂的车祸伤所致的上颈椎和下颈椎骨折-此种情况是颈椎损伤的常见原因。

上颈椎常见骨折类型包括:

  • 枕骨髁骨折

  • Jefferson 骨折和其他寰椎 (C1) 骨折,包括侧块骨折

  • 寰枢椎脱位

  • C2骨折:hangman骨折(C2滑脱),齿突骨折CT重建显示齿突无移位型骨折[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CT重建显示齿突无移位型骨折来自 Michael G. Fehlings 的个人收藏 [Citation ends].外侧椎体骨折。

下颈椎常见骨折类型包括:

  • 铲土者骨折

  • 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 双侧颈椎关节突关节脱位

  • 屈曲性泪滴样骨折。

车祸伤是最常见的颈椎损伤类型。常被提及的颈椎挥鞭损伤虽然可发生于各类车祸事故中,但在追尾事故中较为多见。[8]脊柱瞬间过伸会产生巨大的旋转应力,常发生于C5-C6水平(虽然所有的颈椎节段均有受伤可能),会产生相应阶段特有的关节损伤机制,即上位椎体关节突关节嵌顿于下位椎体的关节突关节。此种独特的颈椎挥鞭损伤机制常导致颈椎屈曲、压缩、过伸、分离和剪切损伤,其发生时间小于1/5秒。[9]

摔伤(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暴力致伤导致的颈椎损伤发生率逐渐增加。[10]

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以下损伤机制同颈椎损伤风险密切相关:轴向暴力、摔伤、跳水事故、非交通机动车碰撞事故(例如摩托雪橇或地形车)。[11]除此以外,研究显示机动车事故以下情况同颈椎损伤高风险密切相关:高速、头部碰撞、翻车事故和不系安全带。最后,研究发现追尾事故导致颈椎骨折发生的可能微乎其微。尽管之前提到的,追尾事故的确会导致颈椎韧带和关节突关节损伤。

病理生理学

颈椎损伤可涉及不同的组织结构: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终板和颈椎韧带组织,例如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比较少见的情况是,神经根或脊髓受到创伤后即刻出现损伤,但较为典型的炎症反应由最初的创伤引发。持续的损伤通过脊髓和脑组织中疼痛发生机制的变化所介导,产生全身痛觉的改变,此过程即为众所周知的中枢介导性疼痛或中枢性增敏化。肌肉组织可受到急性损伤,但也可能成为慢性疼痛的来源,例如受损肌肉组织可成为诱发疼痛的位点并产生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或继发于脊柱其他损伤疼痛部位。[12]

分类

枢椎齿突骨折

Anderson 和 D'Alonzo 分型将通过齿状突直线的高度同预后联系起来:[1]

  • I 型:齿状突上半部分骨折

  • II 型:齿状突基底骨折

  • III 型:骨折累及枢椎椎体。

Hangman's骨折

Hangman's骨折指轴位上创伤性枢椎骨折脱位。

Levine and Edwards分型将创伤性枢椎骨折脱位分为四型:[2]

  • I型:因枢椎过伸性损伤和垂直压缩暴力而造成,骨折无成角或水平移位<3.5mm

  • II型:由枢椎过伸和轴向压缩暴力及屈曲压缩机制而造成,骨折有明显的横向移位或成角。

  • IIa型:由屈曲分离机制造成,骨折存在较小的横向移位,但成角明显;同时施加牵引力量造成C2-3后方椎间隙增宽。

  • III型:由屈曲压缩暴力造成,导致明显的横向移位和成角,同时伴有单侧或双侧C2-C3关节突关节脱位。

AOSpine 下颈椎损伤分类系统[3]

这是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分类系统,用于临床和研究目的。AOSpine 下颈椎损伤分类系统描述损伤形态、损伤机制、关节突关节的完整性和神经系统功能状态。AOSpine Injury Classification System这些标准可以与标准化术语联合使用(以及其他调整因素被认为对颈椎损伤的管理有重要意义),以简明地传达关于患者损伤类型的复杂信息。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