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椎动脉离断 |
短期 | 低 |
所有患者均应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椎动脉和后方基底动脉环损伤,较小的创伤也可引起椎基底动脉的损伤,并导致脑血管意外。椎动脉损伤与之前的颈椎创伤有很大关系。[47]体征和症状包括眩晕和平衡失调。 |
||
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损 |
短期 | 低 |
一定要小心的是,对于所有不同程度颈椎外伤的患者均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评估,这对于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 |
||
死亡 |
短期 | 低 |
严重的颈脊髓创伤会导致患者死亡。任何脊髓损伤患者应当尽快建议转诊至专业的治疗中心进行救治。 |
||
慢性疼痛综合征 |
存在差异 | 中 |
颈部挥鞭性损伤极易发展为慢性疼痛表现,且常伴有中心性痛觉过敏,对此类患者颈部或背部上方斜方肌或其他肌肉进行深触诊时会产生较持续的疼痛。[43]对引发疼痛的位置进行封闭后疼痛明显改善,可能会提示此部位是导致患者疼痛的原因。[8]在进行理疗时,简单的建议可能同紧张的训练计划一样起到相同的疗效。[44] |
||
非特定区域的亚急性疼痛综合征(>3个月) |
存在差异 | 中 |
其表现为持续长达3个月的疼痛,和/或疼痛症状可能会累及之前未涉及的其他部位(下背部、髋部和下肢),和/或持久的情绪变化,和/或睡眠紊乱。典型的症状为损伤后持续>3个月;抑郁、睡眠困难、心血管功能失调和广泛疼痛的症状提示存在中心性疼痛过敏和/或早期纤维肌痛症可能。对于某些患者而言,扩散的疼痛可能从损伤后3-4周开始。由于颈椎间盘功能紊乱造成持续颈椎纵向疼痛时间>3个月的患者应当在早期进行正侧位X线及颈椎MRI检查。[45]这些患者可能会选择进行针灸按摩以及其他的补充治疗,可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 所有的这些患者都应当进一步检查以发现导致产生疼痛的原因,并且应当接受心理医生的指导,尤其是抑郁症状表现突出的患者,以避免其有自杀的想法。 |
||
慢性头痛 |
存在差异 | 中 |
头痛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应当由疼痛科医生进行评估以明确是否存在枕大神经或上位颈椎(C2-3)关节突关节功能紊乱或闭合性头部损伤的可能。治疗应当包括镇痛和考虑枕大神经阻滞。 |
||
非特异性肌肉骨骼疼痛>3个月 |
存在差异 | 中 |
这些症状往往会涉及胸背部或下腰部、上肢关节和颞下颌关节。持续存在的肌肉骨骼损伤应当由骨科(上肢或下肢)或口腔科医生进行系统评估。如果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例如MRI证据证明颞下颌关节损伤、关节软骨盘损伤或关节囊撕裂),则颈部疼痛可能同肌肉骨骼损伤相关。相关领域的专业医生会建议进行相关治疗。在恢复期间可能会建议休息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
||
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症状持续存在(>3个月) |
存在差异 | 中 |
症状包括眩晕、注意力不易集中、动作失调或过度的情绪反应。持续的头部损伤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意识认知存在缺陷的患者应当由神经心理学医生进行评估治疗。持续的眩晕应当由耳鼻喉科医师进行评估。寻求神经耳科学专业医生进行治疗是针对持续存在眩晕或平衡失调症状患者较为合适的处理方式。 |
||
上肢放射性症状 |
存在差异 | 中 |
症状包括上肢进行性肌力减弱和感觉改变或感觉减弱。寻求神经外科治疗是合适的处理方式。如果检查还未完善,应当完善颈椎影像学检查,包括正侧位X线和MRI检查。应当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神经根管以外的神经卡压,包括胸廓出口综合征和腕管综合征。当怀疑有以上情况时,应当进行肌电图检查。如果影像学检查或其他检查已明确神经根病变产生的原因,应当重新考虑相应损伤导致疼痛的准确来源。 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上肢神经损伤,例如局部肌力减弱或感觉缺失,应当寻求在臂丛领域较为专业的手外科或上肢骨科医生进行诊治。 |
||
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髓性症状 |
存在差异 | 中 |
髓性症状包括步态不稳、神经反射亢进、大小便功能失调、上肢和下肢感觉改变和上肢或下肢肌力减弱。这些患者可能也存在颈椎神经根放射性症状。颈椎MRI检查对于排除任何可能存在的脊髓压迫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
||
颈椎关节突关节疼痛 |
存在差异 | 中 |
持续颈部疼痛和关节突关节诱发试验(+)(颈椎向一侧屈曲或伸展可再次诱发以上症状)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会有一定效果,但很可能需要进行选择性微创手术或其他外科干预,包括颈椎小关节封闭(颈椎内侧神经支封闭和关节内注射),[46]硬膜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椎间盘减压或脊柱固定。在采取以上这些典型的处理方式后,在理疗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
||
颈椎机械性原因导致的疼痛(韧带不稳定) |
存在差异 | 中 |
疼痛伴有颈椎韧带不稳定的患者,尤其是中下颈椎,常常由于活动而导致症状加重。动力位X线(颈椎过屈过伸位)可发现受累椎体相对于邻近椎体向前或向后出现移位>3mm。在上颈椎,韧带不稳定常常出现在翼状韧带损伤,MRI检查可显示。对于存在韧带不稳定和持续症状的患者,应当采取外科干预,术中决定是否有脊柱融合的适应证。 |
||
损伤后的药物依赖 |
存在差异 | 低 |
脊髓损伤急性期后,使用以阿片类药物为基础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药物依赖的风险。如果急性期之后(6周~3个月)疼痛仍持续存在,应当考虑建议患者去专业的疼痛治疗中心进行相关检查,以查明疼痛产生的原因和进行正确的治疗。疼痛的原因可能包括脊柱关节突关节或颈椎间盘异常。可以对相应的脊柱关节突关节进行封闭阻断治疗,从而摆脱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或改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