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食管癌的不同组织学分型,其病因也不同。

影响食管腺癌的发病的决定因素包括:

胃食管反流病和巴雷特食管

  • 巴雷特食管(远端食管黏膜内侧化生)是由长期的胃食管反流引起,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4]

  • 巴雷特食管的发生和细胞遗传学改变有关,包括P53、P21、MSI等基因的突变。[9]

  •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检测到巴雷特食管与肿瘤相邻,但是Barrett食管是否是发展为食管癌的一个必然环节还没有确定,尽管大多数数据指向该说法。

  • 反流症状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和严重程度增重与食管腺癌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模式。[4]

体重指数高

  • 研究表明肥胖是食管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作用,但是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10]最初提出的机制是肥胖患者通过增加GORD的发病率导致食管癌发病率升高,但研究表明,BMI是独立于反流的一个危险因素。

  • 已经有研究证实,似乎任何体重增加都可以使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但不仅仅对超重或肥胖人群是这样,而且当将低体重人群作为对照组时,一个体重正常的人其发病风险也显著升高。[4]

男性

  • 男性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比率为7:1,不能被充分解释。这不能归因于其他危险因素(如胃食管反流病、肥胖),因为这些因素在两性当中分配相当。[4]

饮食因素

  • 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饮食似乎与食管癌风险升高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大量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食管鳞癌的发病风险,每天食用50g水果或蔬菜大约可以使发病风险降低约20%。[11]抗氧化剂补充剂在降低胃肠道癌症方面的证据是存在争议的。[12]

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因素包括:

吸烟

  • 吸烟与食管鳞癌的相关性(发病风险增加3-7倍)强于食管腺癌(增加2倍)。[11]过量饮酒似乎存在一种协同效应可显著增加患病率。一个人每天饮葡萄酒1.5瓶并吸烟10-30支可以使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约150倍。[13]

饮酒

  • 酗酒(≥3次/日)是诱发食管鳞癌最强的因素之一。[14]酗酒通常使患病风险增加3-5倍。[11]

人乳头瘤病毒(HPV)

  • HPV感染与食管癌的病理生理学相关,特别是鳞癌,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15]从发展中国家到现在的欧洲国家,在女孩当中使用HPV疫苗,现在男孩中也开始使用,这种措施可能在未来显著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同时已证明也可以降低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

对于食管鳞癌,吸烟是一个强大的危险因素,但是与之相比,对于食管腺癌,吸烟则是一个弱或中等的危险因素。[4][16]同样,虽然饮酒是食管鳞癌的一个强危险因素,但它似乎与食管腺癌的风险增加无相关性,甚至一些数据显示两者呈负相关(特别是葡萄酒)。[4]包括松弛食管下括约肌的药物在内的其他的几种潜在危险因素已经研究,但是证据尚不明确。其他可能与食管腺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的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使用抗炎药物(例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 [NSAID])。来自中国和中东的研究表明,暴露于环境中来自动物粪便和化肥中的亚硝胺也与食管癌发病相关。[17]同样,直接接触辐射或者暴露于高剂量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也与食管癌发病有关。

病理生理学

食管癌起源于食管黏膜。然后它可局部侵犯黏膜下及肌层,并可能侵犯相邻结构如气管支气管树、主动脉或喉返神经。转移通常发生在食管周围淋巴结、肝脏和肺部。

很多致病因素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研究。然而,目前对其中一些致病因素的病生理机制做出了假设。

饮酒

  • 饮酒引起是食管癌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乙醇本身不会结合DNA,不会导致突变,在动物中不会引起癌症。然而,它可能通过转变成乙醛(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作为其他致癌物质的溶剂以及导致营养缺乏的方式引起癌变。

  • 被吸收之后,酒精在乙醇脱氢酶(ADH)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脱毒成醋酸盐。

  • 除了全身吸收和代谢外,酗酒者(40g/天)唾液中的酒精,也会被口腔中大量的微生物、以及由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分泌的唾液氧化为乙醛。对于那些口腔卫生差以及口腔细菌量大的人,该过程会加重。口腔的解毒作用是有限的,结果就是导致致癌性乙醛的浓度相当之高。随后在咽下唾液时,便会使食管黏膜暴露其中。[13]

  • 在体外,乙醛会引起人类淋巴细胞点突变、姊妹染色体交换、细胞增殖以及抑制DNA修复。

吸烟

  • 吸烟使人体暴露于大量的致癌物质当中,如存在于烟草烟雾中的多环芳烃、亚硝胺及乙醛。

胃食管反流病和巴雷特食管

  • 慢性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食管远端正常复层扁平上皮被不正常的柱状上皮取代,从而引起化生(巴雷特食管)。虽然这可能是机体对慢性反流的一种适应(因为柱状上皮似乎对反流诱导的损伤更具耐受性),但是化生的细胞可能成为基因嵌合体,通过激活原癌基因和/或抑制抑癌基因等基因变化最终导致癌变。增加胃食管反流病的因素,比如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肥胖或者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药物,可能进一步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18]

分类

组织学分型

两种主要的组织学分型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占所有病例的95%以上。在美国,大约80%的病例为腺癌(通常由巴雷特食管发展而来)。食管腺癌主要位于食管远端及胃食管交接部,而食管鳞癌好发于食管各段。其他各组织分型,如黑色素瘤、肉瘤、小细胞癌或淋巴瘤等也可发生于食管,但较罕见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