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质海绵肾(MSK)和肾结石患者应应采取与患有结石但无 MSK 的患者相同的随访方案。促进结石形成的代谢异常可通过24h尿结石风险分析获取,并且可通过改变饮食或药物治疗来纠正。建议调整饮食,以预防未来结石的形成。由于这种情况比较罕见,目前尚没有针对 MSK 患者饮食或药物治疗的专门研究。唯一的随机对照试验中,通过限制钠(限制钙排泄)、限制动物蛋白、限制草酸和增加食用钙至最少1200mg/d,成功预防了高钙尿患者肾结石的形成。与只是限制钙和草酸的对照组相比,这种饮食降低结石复发接近50%。[44] 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高钙尿患者的结石复发。[47][48] 尚未对噻嗪类药物和饮食的相对成功和依从性进行比较。高草酸尿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饮食和严重限制食用钙(可能在低脂饮食、乳糖不耐受和犹太饮食时疏忽),这两种情况可减少草酸在胃肠道的结合,促成高草酸尿,并增加结石形成。目前仍然缺乏针对高草酸尿饮食的成功研究;增加膳食钙可能比限制膳食草酸盐的摄入更加重要。低枸橼酸尿症患者可以使用枸橼酸钾治疗。这种疗法已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到证实,可减少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的钙性结石复发。[42] 即使未出现低枸橼酸尿症,补充枸橼酸也可能有效果,并且在遵循较高液体摄入或饮食限制失败的情况下也可能会有帮助。 患有钙性结石的高尿酸尿症患者可以进行饮食嘌呤限制,如果尿中的尿酸>800 mg/日,还可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43]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存在酸排泄障碍,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伴碱性尿,这些是磷酸钙结石形成的前兆。 应通过限盐和噻嗪类药物来治疗高钙尿,并使用枸橼酸钾来治疗低枸橼酸尿症。
如果发现代谢异常,应频繁进行24h尿定期监测。 应在饮食和药物干预后 4 至 12 周内检查 24 小时尿液情况,以确定代谢异常是否已得到改善。 代谢异常稳定后,建议每年随访并进行24h尿监测。
对于无症状患者,推荐每年行放射学检查随访以监测肾结石的形成。伴有尿路感染和/或肉眼血尿的患者反复发作时通常有临床症状,不需要定期随访。出于筛查的目的,通常优先使用超声,但计算机体层成像平扫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