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 | 时间表 | 可能性 |
---|---|---|
1 型缺损中的主动脉反流 |
长期 | 高 |
血流受限会导致流体压力下降(文丘里效应)。若接近主动脉瓣的左向右分流造成了文丘里效应,主动脉瓣可能会脱垂,导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反流。在此类情况下,为防止主动脉反流恶化,应考虑手术修复室间隔缺损。[33] |
||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心脏传导阻滞 |
长期 | 低 |
手术治疗可影响心脏的传导组织,造成心脏传导阻滞。此时可能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婴儿和儿童患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似乎更高。[34] |
||
术后心律失常 |
长期 | 低 |
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存在未修复或未缓解的缺损时经常观察到节律紊乱,但大多数疑难病例通常是接受过心内修复的患者,尤其是生命后期接受心脏内修复的患者。 事实上,这些患者中可能存在节律紊乱的全部疾病谱。 |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存在差异 | 低 |
由于贯穿室间隔缺损的流速很高,因此与一般人群相比,室间隔缺损患者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会增加。甚至不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小型缺损也会引发心内膜炎。[29] 应对这些患者保持高度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通常不具特异性,最常出现发热和外周栓子的疑似体征(Osler 结节、Roth 斑或 Janeway 损害)。 不再向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推荐抗生素预防,但特别高危人群仍可采用: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既往史的患者;采用补片修复或经皮器械封堵术闭合室间隔缺损后 6 个月以内的患者;或闭合后有残余缺损的患者。对于常规胃肠道手术,不再建议使用预防疗法。[1] 在抗生素治疗前,应获取三套血液培养物。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疑似病例都应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疾病表现、临床发现和病原体毒力指导治疗。 |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