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关键危险因素包括 HPV感染、HIV感染、男男性行为者、免疫抑制以及肛门外伤。

直肠出血、疼痛或肿块

最常见的症状为直肠出血和肛门疼痛。其他少见症状包括瘙痒和可触及肿块。确诊前数月,患者及其医生经常会将这些症状归因于痔,因此对这些患者进行简单的肛门直肠检查很重要。

其他诊断因素

腹股沟淋巴结肿块

出现临床症状时,30% 的患者发生骨盆淋巴结转移,15%-35% 的患者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0]对于初始临床上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阴性并且未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治疗的患者,异时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别是:T1 为 10%、T2 为 8%、T3 为 16% 及 T4 为 11%。[21]

大部分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单侧。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的直径通常为<0.5-1.0 cm,且无触痛。

远处转移的体征

就诊时,仅 10% 的患者出现骨盆外内脏转移。这些转移最常出现于肝脏和肺部。[22]

骨盆外转移性疾病的症状无特异性,与受累器官相关。

危险因素

HPV

最常见的类型为 HPV-16 和 HPV-18。在一项研究中,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发现,性伴侣数量与肛门癌的风险呈正相关。在男性和女性也与性传播感染相关。尚不清楚该关联是单独由 HPV 引起,还是也与其他性传播疾病 (STD) 有关。现已发现四价 HPV 疫苗可降低男男性行为者发生肛门上皮内瘤变 (a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IN) 的几率,因此可有助于降低这些患者发生肛门癌的风险。[13]

HIV

HIV 感染与肛管癌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美国AIDS患者共患癌症的数据库分析显示,男同性恋者在 AIDS 确诊时或确诊之后,肛门癌的相对风险 (RR) 为 84.1。在 AIDS 确诊前最长 5 年内,肛门癌的 RR 为 13.9。[8]

男男性行为者

男男性行为者罹患肛门癌的风险较高。[9]

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的肾移植患者的肛门-生殖器肿瘤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 100 倍。在接受实体器官移植的 3595 名患者系列中,肛门癌的患病率为 0.11%。[10]

肛门外伤

男男性行为者无论 HIV 感染状态如何,其肛门癌患病率较高。这是由于反复的肛门外伤以及 HPV 感染导致的。

肛瘘

肛门癌和肛瘘之间的关联存在一些矛盾。在一项研究中,41% 的肛管癌患者确诊之前至少有 5 年的良性肛门直肠疾病病史。[14]两项研究表明,这仅仅是时间上的联系,尚无因果关系的证据。[15][16]另一项研究发现,有肛裂或肛瘘病史的男性同性恋者发生肛门直肠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升高 (RR: 9.1)。[17]

克罗恩病

总的说来,克罗恩病患者的肛门癌患病率较低,因为克罗恩病通常不会累及肛管,但风险仍略高于普通人群。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