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预后

预后由三大主要因素决定:患者年龄、总体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地点。一般而言,门诊患者的死亡率<1%,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则介于 5% 至 15% 之间,但对于需要收住 ICU 的患者,死亡率则上升到 20% 至 50% 之间。[5][133]

一些危险因素,例如菌血症、收入 ICU 治疗、共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病原体(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可导致 30 天死亡率升高。[35][134][135][136]

CAP 患者再次入院率介于 7% 至 12% 之间。[137][138] 在大多数情况下,再次入院的原因都是共病急性加重(主要为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正在研究作为死亡率预测指标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例如前肾上腺髓质素、激素原形式的心房利尿钠肽、皮质醇、原降钙素和 C 反应蛋白;但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生物标志物用于此功能之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3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