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非典型细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者嗜肺军团菌。其他可能会导致类似表现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汉坦病毒)、其他细菌(例如其他军团菌属和其他衣原体属)和人畜共患病原体,例如伯纳特氏立克次体[7]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小的、自由生活的细菌,具有已知的最小基因组之一。不同于其他许多细菌,它没有细胞壁。人类据认为是它的唯一宿主。[4]肺炎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革兰氏阴性细菌。人类据认为是它的唯一宿主。[8]嗜肺军团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在细胞内外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在自然环境中,它能够感染阿米巴。 人类通过接触受污染的水成为机会宿主。[23]伯纳特氏立克次氏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细胞壁。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具有广泛的宿主,包括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它有一个孢子样结构,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压力,因而不管在吸入还是排出过程中都能够提高其毒力。[19]

病理生理学

肺炎支原体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肺炎病原体具有独特的细胞器,使其能够附着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此外,肺炎支原体能够在表面滑行,据认为这种特性能够促进感染。[4]肺炎支原体可能会产生毒素,引起持续性咳嗽。[24]另一种可能的特点是宿主对肺炎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引起哮喘急性加重。[25]

肺炎衣原体同样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旦感染,它的细胞内生活方式使其能够在多种细胞中生长,例如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它具有抑制纤毛运动的能力,导致持续性咳嗽。[8]肺炎支原体一样,宿主对肺炎嗜衣原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引起哮喘急性加重。[25]

嗜肺军团菌感染发生于人类与疫水接触后。过去认为没有发生过人际传播,但在 2016 年报告的病例提示人际传播。[26]在宿主内,嗜肺军团菌侵犯吞噬细胞,利用宿主的反应使自身获益,因而逃避降解和死亡。[23][27]

伯纳特氏立克次体通过吸入或因摄入受污染的动物制品而传播。罕见人与人之间传播。尽管伯纳特氏立克次体会导致肺炎,但在许多情况下,它可引起急性肝炎伴或不伴肺炎或慢性全身性感染。[19]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