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检查应包括:
与 RP 相符的临床症状
确定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的病史
吸烟史
全面检查
RP 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家族史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 RP 特征和结缔组织病相关特征
检查可包括 FBC、ESR、ANA、肌酐和尿常规
如有必要(即为了确定 RP 是否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和/或帮助治疗重度 RP),转诊至风湿病专科医生或其他专科医生。
根据肢端苍白接连出现的紫绀和/或潮红为诱发特征的完整病史诊断 RP。寒冷情况下,肢端出现斑驳或紫绀很正常;应以存在苍白作出诊断。病史应集中于:
部位(指尖或脚趾尖)。
颜色变化的界限清楚
复温时紫绀和/或潮红。
温暖天气(未暴露在低温或空调环境下)下发作、迟发型 RP(40 岁以上)和出现肢端溃疡等并发症时,提示 RP 严重程度增加。
全面检查应排除结缔组织病等继发因素,可能包括炎性关节炎、晨僵、皮疹、光敏感、斑秃、显著的眼干/口干、手指肿胀或皮肤紧绷,或显著的食管蠕动障碍/胃食管反流病 (GORD)。
应寻找 RP 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SLE、硬皮病、Sjogren 综合征、多肌炎和青少年类特发性关节炎)的家族史。其他继发性 RP 的原因可能显而易见,如恶性肿瘤、接受化学治疗或严重外周血管病。
RP 可能与其他血管疾病混淆,但这些疾病没有出现双相或三相的颜色变化。原发性 RP 发作常始于青春期,40 岁以后罕见。如果患者年轻,且无结缔组织病的症状/体征,应怀疑原发性 RP。在这种情况下,病史和体格检查至关重要。
体格检查应包括:
包含一般健康检查及血压的综合健康体检
结缔组织病体征
外周血管病:应检查外周脉搏。如果 RP 非典型(如发病年龄较大者共存有系统性疾病相关症状),则应检查双臂血压以排除双臂间差异较大者,且应检查颈动脉杂音是否存在。例如,巨细胞动脉炎和 Takayasu 动脉炎可能伴有大血管狭窄,其可能影响肢体血压,也可能产生颈动脉杂音。
采用耳镜或检眼镜进行放大以研究手指甲床。可采用皮血管镜,这是区分毛细血管异常和结缔组织病的可靠技术。它可放大10 倍,并使用偏振光。[27]
并发症的证据包括:肢端溃疡、肢端凹陷性瘢痕(缺血致使的纤维化堵塞)、肢端簇吸收、肢端存在缺血性危险、指尖/整个手指坏疽、包括骨髓炎在内的感染,或者自身断离。
网状青斑可能与抗磷脂抗体(如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相关。
对伴随的结缔组织病的治疗在改善 RP 结局方面至关重要。当发病年龄大于 40 岁时,存在结缔组织病的可能性增加。ANA 呈强阳性和/或甲床存在可见的毛细血管扩张也支持潜在有结缔组织病。由于毛细血管继发性增生和剩余血管的肥大引起血流中断,从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检查可见这些毛细血管出现不连续的红笔标记样表现,且经常可见于表皮周围。
若标准治疗无效和/或若 RP 严重且存在并发症(如肢端溃疡),应考虑转诊至风湿病医生处。通常认为存在肢端溃疡,即可排除原发性 RP 诊断,而且若发生溃疡应寻找继发性病因。
继发性 RP 可能先于结缔组织病(如局限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数年发作;或者可能与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或多肌炎发作一致。RP 可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或 Sjogren 综合征的任何时期。继发性 RP 可能发生并发症,如溃疡、肢端凹坑,或肢端簇吸收。
新发 RP 患者年龄在 40 岁以上,和/或病史或体格检查提示有继发性病因特征,可以实施以下检查:
ANA 滴度及模式
全血细胞计数(FBC)
血沉 (ESR)
血清肌酐
尿常规。
如果患者具有以下结果,应进行随访:
ANA呈强阳性
甲床毛细血管扩张
罕见的 ANA 模式如抗着丝点型
ESR 升高(预测较低)。
应进行随访,因为有 30% 的患者在随后 5 年内将发生一种结缔组织病。特别注意的是,甲周区抗着丝点抗体和/或毛细血管扩张可预测硬皮病。[28]
罕见的,颈肋阻碍血流也可引起 RP。这可通过胸部 X 射线 (CXR)区别,但对于轻度 RP 患者并未常规实施该检查,其仅在有高度怀疑指标时进行。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