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具有适当旅行史的患者出现发热,应怀疑伤寒症。 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特征性体检结果(例如,心动过缓、玫瑰疹),但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可帮助确诊。 最终诊断依赖于分离到病原体(主要来自血液),而血清学检测仍然不太可靠。 关键危险因素包括:流行地区居住条件过度拥挤、流行地区卫生状况恶劣/水未经处理、流行地区个人卫生不佳、造访流行国家(例如,印度次大陆、墨西哥)、到流行国家中卫生状况恶劣的地区旅行、在流行国家旅行时忽视卫生规则及长时间停留在流行国家。
伤寒感染的特点是发热。 典型表现为,刚开始几天内体温逐步升高,之后持续发热,体温在 39°C 到 41°C(102°F 到 106°F)之间。 许多患者伴有虚脱,情绪冷漠和昏昏欲睡(这就是古希腊语所谓的 "tuphos",是术语斑疹伤寒 [typhus] 和伤寒样 [typhoid] 的来源)。 但是,很少发现这种典型的持续发热,很可能是因为解热药的广泛使用。
患者通常会在发热后就诊,伴有畏寒(但是寒战较罕见)、额部隐隐作痛、不适、厌食及恶心等流感样症状,但几乎没有体征。 咳嗽是相对频繁的症状,而继发性肺炎则很少发生。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后会出现腹部体征和症状。 包括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和呕吐。 此外,很难确定伤寒感染者有腹泻的精确百分比,因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胃肠道感染。
体格检查几乎无法帮助临床医生确诊,因为所有患者均发热,并且体温模式很少具有诊断意义。检查偶尔显示相对心动过缓,但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具有诊断意义。据报告,5% 到 30% 的病例有玫瑰疹(压之褪色的红斑样斑丘疹病损,直径通常为 2-4 mm)。[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伤寒患者胸部玫瑰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美军病理研究院,Charles N. Farmer;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伤寒患者腹部玫瑰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美军病理研究院,Charles N. Farmer;获准使用 [Citation ends]. 通常出现在腹部和胸部,如果患者肤色较深,容易漏诊。一项在旅行者中比较伤寒沙门菌与副伤寒沙门菌的研究显示,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时未见玫瑰疹。[29] 可能出现肝肿大和脾肿大。
实验室检测无特异性。 轻度肝功能异常较常见,氨基转移酶水平通常是正常范围上限的 2 到 3 倍。 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症,但二者均不普遍也不具有诊断意义,登革热和疟疾等其他热带病中可能也出现。 因此,诊断应基于血液或粪便培养病原体分离的情况。 以前所报告的阳性率仅 50% 至 70%,而现代培养系统可检测出 80% 到 100% 患者有菌血症。[48] 由于伤寒患者血液中的细菌数通常较低,因此抽取充足的血液量进行培养很重要。[49]
许多患者可能已使用抗生素。这时血液培养可能为阴性;骨髓培养仍可有较高的病原体检出率(高达 90%)。[50] 也可能从玫瑰疹的活组织检查样本中培养出病原体。
即使血液培养呈阴性,粪便培养也可能偶尔呈阳性,特别是发热开始 1 周以后进行的粪便培养。因为会出现粪便长期携带伤寒沙门菌的情况,所以应谨慎解读粪便培养阳性结果,仅在典型的临床背景下才能诊断为该疾病。感染第一周后,尿液培养也可能呈阳性,但其敏感性远低于粪便培养,有时尿液可能受粪便污染而呈阳性。
如需确诊伤寒感染,应进行血清学试验(肥达试验),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低,因此这些试验的诊断价值低。 此外,之前接种过伤寒疫苗也可能造成阳性结果。[51]
需要一种快速可靠的诊断性检查来取代肥达试验。最佳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应接近 100%,且只需单份急性期样本即可。此外,应能够诊断出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为此,针对抗特异性伤寒沙门菌抗原的 IgM,现已开发了若干新检测方法,在这些临床试验中,这些检测方法比肥达试验的效果更好。[52] 然而,一项 Cochrane 评价发现,快速诊断试验只具有中度诊断准确性。[53] 检测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抗原的免疫测定法具有良好的前景,但需要进一步评估。[54]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