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心肌炎:出现心肌炎性浸润,伴有相邻心肌细胞坏死和/或变性,不同于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的缺血性损伤。
临界心肌炎:存在心肌炎性浸润,不伴相邻心肌细胞坏死或变性。
首次活检:
急性(活动性)心肌炎: 炎细胞显著浸润(包括弥漫性、局灶性或融合性),>14 个白细胞/mm^2(尤其是活化的 T 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评估炎细胞浸润程度。存在明确的细胞变性或坏死;如存在纤维化,则需进行分级。
慢性心肌炎:>14 个白细胞/mm^2 的浸润(弥漫性、局灶性或融合性,尤其是活化的 T 细胞)。应使用免疫组化检测予以量化。坏死或变性通常不明显;纤维化可有可无,且应进行分级。
无心肌炎:无浸润细胞或<14个白细胞/mm^2。
后续活检:
进行性(持续性)心肌炎。为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的标准
消退期(治愈期)心肌炎。为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的标准,但免疫学过程比首次活检稀少
消退后(治愈后)心肌炎。与 Dallas 分类相符。
应采用无(0 级)、轻度(1 级)、中度(2 级)或重度(3 级),类似地描述纤维化量及分布。纤维化的局限或形成应概述为心内膜性、替代性或间质性。
疑似心肌炎 = 2个阳性类别
与心肌炎相符 = 3个阳性类别
很可能为心肌炎 = 所有4个类别均阳性。
注:类别中的任何匹配特征 = 类别阳性
类别I:临床症状
临床心力衰竭
发热
病毒性前驱症状
疲乏
劳力性呼吸困难
胸痛
心悸
先兆晕厥或晕厥
类别II:有心脏结构性/功能性紊乱的证据,不存在局部冠状动脉缺血
超声心动图证据
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扩张
区域性心脏肥大
释放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结果具有高敏感性(>0.1ng/mL)
铟-111抗肌球蛋白闪烁显像阳性且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正常,或灌注扫描中不存在沿冠状动脉分布的可逆性缺血
类别III:心脏MRI
反转恢复序列的心肌T2信号增强
在钆-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输液后,对比增强延迟。
类别IV:心肌活检、病理或分子学分析
与Dallas标准相符的病理检查发现
聚合酶链反应或原位杂交显示存在病毒基因组。
类别:
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未导致体力活动受限。普通体力活动不会导致过度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者患有心脏病,导致体力活动轻微受限。休息时无不适。普通体力活动可导致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者患有心脏病,导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于普通体力活动即可导致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患者患有心脏病,从而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而不产生不适感。即使在休息时也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综合征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时,不适感增加。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