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同一药物不同名称的剂型和剂量可能不同: 参见免责声明
甲泼尼龙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或
苄硝唑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硝呋莫司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淋巴细胞性心肌炎不需要针对根本原因的任何治疗。
巨细胞心肌炎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另一种免疫抑制药物(例如环孢素、莫罗单抗-CD3 或硫唑嘌呤)治疗。尽管巨细胞心肌炎常常迅速致死,但研究显示,免疫抑制疗法可降低死亡率。[8][52][56]
全身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自身免疫相关心肌炎患者的预后。[32]
过敏性心肌炎通过去除致病药物并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使用皮质类固醇能导致明显高血糖,并增加感染风险。长期使用可引起骨矿物质密度下降和脆性皮肤。
查格斯心肌炎应使用适当的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目前,有 2 种疗效已证实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期和早期慢性期查格斯病:苄硝唑和硝呋替莫。这些药物在美洲地区可获得,以用于治疗查格斯病;但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其供药受限。由于心脏传导异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常常需要永久性起搏器及除颤器。
卡托普利 : 6.25-50 mg,口服,每日 3 次
或
依那普利 : 2.5-20 mg,口服,每日两次
或
赖诺普利 : 2.5-4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喹那普利 : 每次 5-20 mg,口服,每日二次
或
雷米普利 : 1.25-1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坎地沙坦 : 4-32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厄贝沙坦 : 75~30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缬沙坦 : 每次20-160 mg,口服,每日二次
通过动脉血管扩张剂,可提升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慢性适应不良性心脏重塑亦减弱。[32]
证据表明,及早开始治疗可降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性。[46]
这些药物可能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高钾血症。应监测血清钾、尿素和肌酐水平。
应从低剂量开始,并根据反应逐渐增加。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甲泼尼龙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或
苄硝唑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硝呋莫司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淋巴细胞性心肌炎不需要针对根本原因的任何治疗;仅需治疗相关心力衰竭。
巨细胞心肌炎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另一种免疫抑制药物(例如环孢素、莫罗单抗-CD3 或硫唑嘌呤)治疗。尽管巨细胞心肌炎常常迅速致死,但研究显示,免疫抑制疗法可降低死亡率。[8][52][56]
全身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自身免疫相关心肌炎患者的预后。[32]
过敏性心肌炎通过去除致病药物并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使用皮质类固醇能导致明显高血糖,并增加感染风险。长期使用可引起骨矿物质密度下降和脆性皮肤。
查格斯心肌炎应使用适当的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目前,有 2 种疗效已证实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期和早期慢性期查格斯病:苄硝唑和硝呋替莫。这些药物在美洲地区可获得,以用于治疗查格斯病;但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其供药受限。由于心脏传导异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常常需要永久性起搏器及除颤器。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卡维地洛 : 每次3.125 mg-5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二次
或
美托洛尔 : 每次12.5-100 mg,口服(速释型),每日二次
或
比索洛尔 : 1.25-10 mg,口服,每日一次
β受体阻滞剂亦可减缓适应不良性心肌重塑,并提高心肌病的生存率。[32] 早期治疗可减轻心肌炎症。[48]
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明显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阻滞。在开始治疗前应检查心电图是否有预先存在的心脏传导异常。对于有气道疾病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激发气道痉挛。
此类别中的所有药物均可能导致明显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阻滞。在开始治疗前应检查心电图是否有预先存在的心脏传导异常。
应从低剂量开始,并根据反应逐渐增加。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呋塞米 : 每次40 mg,静脉内给药,每日两次或三次,可根据反应增加剂量,最高160-200mg/单次剂量;或静脉内给予40 mg,作为负荷量,然后5-40mg/小时输液
或
布美他尼 : 最初静脉内给予0.5-1 mg,可在2-3小时内重复给药,最多2剂,最高10mg/天;或静脉内给予1 mg作为负荷量,然后0.5-2 mg/小时输液
或
托拉塞米 : 最初每次10-20 mg,静脉内给药,每日一次,可根据反应增加剂量,最高200mg/天;或静脉内给予20 mg,作为负荷量,然后5-20mg/小时静脉内输注
氢氯噻嗪 : 每次25-50mg,口服,每日一次或两次,在袢利尿剂治疗前30分钟给药
或
氯噻嗪 : 每次250-1000 mg,静脉内给药,每日一次或两次单用,或在袢利尿剂治疗前30分钟给药
或
美托拉宗 : 每次2.5-10mg,口服,每日一次,在袢利尿剂治疗前30分钟给药
利尿剂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患者舒适性.
利尿过度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对血容量进行监测。利尿剂治疗也可能诱发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应对血清电解质进行监测。对于心脏指数较低的患者,须注意不要向正常或低充盈压的患者给予利尿剂。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依普利酮 : 25~50 mg,口服,每日一次
或
螺内酯 : 25~50 mg,口服,每日一次
这些药物可提高根据 NYHA(即纽约心脏病协会)划分的 III级或IV级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32]
醛固酮拮抗剂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对血清钾进行监测。
螺内酯可能引起疼痛性男性乳房发育。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华法林 : 最初每次2-5mg,口服,每日一次,根据INR(目标值:2-3)调整剂量
心肌病引起的左心室前心尖运动不良或动脉瘤患者,出现卒中或继发性动脉栓塞的风险增加。长期抗凝疗法(例如华法林)可降低该风险。[32]
抗凝疗法可增加明显出血的风险。需要定期监测治疗水平(例如INR)。
应当对所有患者进行INR监测,同时需要小心调整剂量。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甲泼尼龙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或
苄硝唑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或
硝呋莫司 : 咨询专科医生以指导剂量
淋巴细胞性心肌炎不需要针对根本原因的任何治疗;仅需治疗相关心力衰竭。
巨细胞心肌炎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另一种免疫抑制药物(例如环孢素、莫罗单抗-CD3 或硫唑嘌呤)治疗。尽管巨细胞心肌炎常常迅速致死,但研究显示,免疫抑制疗法可降低死亡率。[8][52][56]
全身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自身免疫相关心肌炎患者的预后。[32]
过敏性心肌炎通过去除致病药物并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使用皮质类固醇能导致明显高血糖,并增加感染风险。长期使用可引起骨矿物质密度下降和脆性皮肤。
查格斯心肌炎应使用适当的抗寄生虫药进行治疗。目前,有 2 种疗效已证实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期和早期慢性期查格斯病:苄硝唑和硝呋替莫。这些药物在美洲地区可获得,以用于治疗查格斯病;但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其供药受限。由于心脏传导异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常常需要永久性起搏器及除颤器。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三硝酸甘油酯 : 最初,静脉内给予5μg/min,然后根据反应,每5分钟按5μg/min的增量增加剂量,最高20μg/min,如果无效,则根据反应,按10-20μg/min增量增加剂量,最高200μg/min。
静脉用三硝酸甘油酯适用于肺血管压和心脏充盈压升高、肺水肿和呼吸性窘迫患者。(这一疗法)可导致肺血管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迅速下降。[44] 该作用能迅速改善继发于急性肺水肿的呼吸性窘迫,常常可避免使用机械通气。
可能引起重度低血压。
当与磷酸二酯酶-5 抑制剂(例如西地那非)联用时,可能引发血压急剧下降及心血管循环衰竭。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多巴酚丁胺 : 最初静脉内给予0.5-1μg/kg/min,可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最高40μg/kg/min
或
米力农 : 最初在10分钟内静脉内给予50μg/kg,然后0.375μg/kg/min输液,可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最高0.75μ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 : 最初静脉内给予0.5-1μg/min,可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最高30μg/min
或
多巴胺 : 最初静脉内给予2-5μg/kg/min,可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最高20μg/kg/min
或
苯肾上腺素 : 最初静脉内给予100-180μg/min,可根据反应调整剂量
对于终末器官灌注不足继发于心源性休克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静脉用正性肌力药。在此情况下,正性肌力药可提高心脏指数,从而增加终末器官灌注。
多巴酚丁胺和米力农会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此外,两种药物都能通过血管效应导致低血压,从而使终末器官灌注恶化。
长期使用正性肌力药与死亡率升高相关。[32]
多巴酚丁胺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心室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
米力农可能引起低血压或室性心律失常。
对于存在低血压的心肌病患者,可应用血管加压药来升高血压。但需谨慎使用,因为心肌病患者中的低血压常常是由心输出量低导致的,使用血管加压药将会使情况恶化。应用 Swan-Ganz 气囊漂浮导管进行侵袭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可辨别发生低血压的病因,并为是否使用这些药物提供支持决策的信息。
在低血容量情况下使用血管升压药与肢体和肠系膜缺血、器官灌注不足和死亡率升高相关。因此,在考虑使用血管升压药之前,必须确保患者血容量处于正常状态。
如果患者有明显心动过速,则多巴胺不是首选药物,应使用其他升压药物。
在有明显低血压情况下,苯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
适用于经过积极药物治疗后,仍存在难治性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如果治疗无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可用作恢复期的过渡,或者心脏移植、安装左心室辅助装置前的过渡。
IABP会明显增加感染的风险。应经常对患者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仍需要IABP,并在认为安全后尽早去除。
IABP还会增加肢体缺血风险。必须定期检查下肢,在出现动脉受损初始体征的第一时间,必须去除IABP。
此外,IABP 会增加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无禁忌症,该治疗应与肝素联合使用。
患者应在接受IABP的同时,继续接受其现有心力衰竭药物。
对于末期心力衰竭或难治性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移植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及心功能分级(即纽约心脏病协会划分的等级)。[32] 其他治疗无效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亦应考虑此治疗。
移植后患者接受与移植前方案相似的药物治疗,但治疗目标通常以降压为目的。例如,这些患者不需要醛固酮拮抗剂治疗,除非再次出现心力衰竭。移植后药物治疗方案根据临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逐一确定。
针对经选择患者组全部患者的治疗推荐
华法林 : 最初每次2-5mg,口服,每日一次,根据INR(目标值:2-3)调整剂量
对于罹患慢性难治性心力衰竭(即纽约心脏病协会划分的第四级心力衰竭),且由于年龄或并存疾病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患者,长期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时,生存率较单纯药物治疗有所提高。[61]
一般而言,这些患者维持接受现有药物治疗;如果血流动力学允许,则可调整这些药物。增加系统性抗凝治疗至关重要。
应当对所有患者进行INR监测。需要小心调整剂量。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