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房角关闭可以是原发性、继发性于其他眼部疾病、或由药物引起。

引起闭角型青光眼的眼科疾病包括白内障时晶状体增厚(晶体源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例如眼外伤、马凡综合征或Weill-Marchesani综合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缺血性眼病引起的房角新生血管;肿瘤。

磺胺类药物刺激睫状体分泌,引起闭角型青光眼,其病因与其他类型闭角型青光眼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激光虹膜周切术对其无效,可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药物,停用引起青光眼发作的药物,并且局部及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

病理生理学

当周边虹膜与小梁网接触时导致房角关闭,可以是暂时性关闭(贴附性关闭)或是永久性关闭(粘连性关闭)。

导致房角关闭的具体机制可分两类:

  • 造成虹膜膨隆的机制主要包括最常见的相对瞳孔阻滞(房水积聚于后房,向前推压周边虹膜,导致虹膜向前膨隆,房角变窄,引起急性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还有高褶虹膜综合征、晶状体膨大或者前移、恶性青光眼。

  • 牵拉虹膜与小梁网接触机制(例如:葡萄膜炎时炎性机化膜的收缩、虹膜新生血管时的纤维血管组织、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中的角膜内皮的脱落和堵塞)。

虹膜与小梁网之间的慢性、间歇性摩擦会导致小梁网的功能进行性受损,久而久之可造成虹膜与部分小梁网粘连,

并最终引起小梁网功能失调和/或阻塞,房水流出受阻,眼压升高。[18]

眼压持续升高导致视盘结构的改变和视神经轴突损伤,引起进行性视野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房角关闭一般为慢性和渐进性过程,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急性的房角完全关闭,并伴有严重症状。

分类

临床分型[1]

依据房角关闭后有无症状进行分类

  • 急性:房角全部关闭导致眼压突然升高(>21mmHg),为非自限性。

  • 亚急性(间歇性):房角全部关闭导致眼压突然升高,为自限性但可复发。

  • 慢性:房角关闭导致眼压升高,但无临床症状。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