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因纽特或亚洲人种、远视、使用引起房角变窄的药物、浅前房。

虹视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眼痛或眉弓部疼痛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头痛

眼周深部钝痛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恶心、呕吐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视力下降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眼红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眼压升高

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之间,在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到40mmHg以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者则根据房角关闭的程度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角膜水肿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瞳孔散大且固定

虹膜缺血导致瞳孔散大并固定。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其他诊断因素

偶然发现的眼部阳性体征

多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没有症状,而是在眼科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视物模糊

出现于急性和亚急性房角关闭者,而非慢性房角关闭者。

视力改变

实际上是对长期的慢性渐进性视野缺损的新认识。

危险因素

女性

女性患闭角型青光眼的风险比男性高2-4倍。[4]

远视

远视眼的人前房较浅且容积较小。[4][12][19][20]

浅前房

眼前节结构狭窄是房角关闭的主要危险因素,前房深度与房角关闭及闭角型青光眼密切关联。[21][22]

对侧眼发生房角关闭

双眼的解剖因素相似,一侧眼发生青光眼后,在未来的5-10年内,未经治疗的对侧眼发生急性房角关闭的概率为40%-80%。[23][24][25]

因纽特人种和亚洲人种

据报道因纽特和亚洲人种中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最高。[11][12][13][14]

高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55-65岁之间人群中最常见。[17]

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体积增大,造成前房拥挤,导致前房变浅。

家族史

家族史应作为一项危险因素,但目前尚未充分认识。

药物作用引起房角变窄

抗胆碱能散瞳药(例如:环戊通、阿托品)或全身药物(磺胺类药、托吡酯、吩噻嗪类药)。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