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诊断步骤

通常有滑倒、摔倒或其他创伤史,不能负重。患者可能会描述出现“啵”的一声或踝关节移位发出的声音。在内踝或外踝或两者均有疼痛。

体格检查

检查踝关节,在内踝或外踝或两者均有肿胀和瘀斑,可能有明显的踝关节畸形。

触诊时,内踝或外踝可有触痛,可能有踝关节畸形,活动时可出现弹响。单纯外踝骨折时,体格检查可发现内侧三角韧带处有触痛、瘀斑和肿胀,有助于判断三角韧带完整性。[12]

渥太华踝关节规则有助于判断何时需行X线检查。[13][14]若腓骨或胫骨远端6cm以内出现后外侧或内侧骨性触痛,或受伤时或急诊室内无法负重行走4步,应考虑行X线片检查。[13][14]

腓骨近端触痛说明可能有骨折,可能是Maisonneuve骨折(胫腓联合损伤)。

可能引起开放骨折,虽然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开放损伤,但通常是距骨和足部向后外侧移位,引起内踝处横行开放伤口。

若踝关节脱位,内踝表面皮肤可能会被顶起。

血管损伤很少见,通常是踝关节骨折脱位引起。

如踝关节是因高能量创伤引起,在评估患者时,必须遵循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原则。[15]

影像学

踝关节主要根据垂直的两张X线片来诊断:通常一张前后位片或踝穴位片(踝关节内旋15°),和一张侧位片。也可拍摄斜位片,但很少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单纯外踝骨折时,若距骨向外移位≥5mm(即内踝间隙),说明同时伴有三角韧带损伤。[12][16]

最近的MRI研究发现:经下胫腓水平或下胫腓以上水平的骨折都可能伴有下胫腓损伤。[17]

单纯外踝骨折时,应力位X片(外旋或外翻应力)可判断有无距骨外移和三角韧带损伤。[18][19]

CT检查对于粉碎骨折十分有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进行术前计划,但确定损伤时就没有必要。

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有无关节软骨损伤和韧带损伤,但急性损伤的诊断和处理时常没有必要。[17]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