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可能无症状。随着动脉瘤体积增大,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和呕吐)或局灶性颅神经损害的症状。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颅内动脉瘤最令人担心的临床表现。
未破裂的动脉瘤通常无症状,可能偶然被发现或在筛查中发现。动脉瘤随时可能破裂,但破裂可能与拉伸或压力相关。[13]超乎寻常、无法预计的爆发性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伴有恶心或呕吐,可能导致突发的意识障碍。有时患者会主诉数周前有异于寻常的头痛,这可能代表着少量的血渗漏至动脉瘤壁或蛛网膜下腔间隙中。[14]在部分病例中头痛程度很轻且易造成误导。在每一位主诉新发头痛的患者,都应考虑SAH为重要的继发原因并予以检查。
在动脉瘤未破裂时查体通常无异常。然而动脉瘤的压迫效应可造成局灶神经系统体征。[15]后交通动脉瘤外压效应所导致的典型综合征为动眼神经麻痹伴瞳孔异常。在动脉瘤破裂后,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取决于SAH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能出现颈强直及眼内出血。神经系统查体可能正常,或因血肿的占位效应出现局灶神经系统体征,或患者可出现深昏迷伴有去脑强直。
当怀疑SAH时,非增强的头颅CT平扫是首选的初始诊断检查。如果CT平扫未见蛛网膜下腔出血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应行腰椎穿刺检查。外观血性的脑脊液并不能明确提示SAH。更为确定的发现为出现脑脊液黄变,即由于血红蛋白的降解导致脑脊液呈黄色。这种现象通常在出血12小时后出现。[16]
传统的血管造影仍然是显示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的推荐影像学方法。[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由哥伦比亚内科和外科学院Dr M. Chen提供 [Citation ends].传统脑血管造影分辨率为 50μm,包括三维重建,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二维导管造影(左)和三维导管造影(右)在显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时的比较来源:Sellar M. Practical Neurology. 2005;5:28-37.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
[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三维导管造影显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来源:Sellar M. Practical Neurology. 2005;5:28-37.经许可后使用。 [Citation ends].不仅敏感性更高,并且可更好地描述动脉瘤的形态、位置、瘤颈大小、毗邻血管及有无其他动脉瘤。然而,CT血管成像可作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高精确度和敏感性不断提高的选择。[17]CT血管成像的另一优势是可很快得到结果,有助于指导决策和提示后续检查的紧急程度。MR血管成像所用时间比CT血管成像长,因此在较重患者中应用受限。然而,由于MR血管成像无创且安全,因此是首选的筛查方式。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
BMJ临床实践的持续改进离不开您的帮助和反馈。如果您发现任何功能问题和内容错误,或您对BMJ临床实践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您扫描右侧二维码并根据页面指导填写您的反馈和联系信息*。一旦您的建议在我们核实后被采纳,您将会收到一份小礼品。
如果您有紧急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请您联系我们。
邮箱:bmjchina.support@bmj.com
电话:+86 10 64100686-612
*您的联系信息仅会用于我们与您确认反馈信息和礼品事宜。
BMJ临床实践官方反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