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在美国引入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疫苗之前,此病原体所致的病例在所有细菌性脑膜炎病例中占 45%,其次是肺炎链球菌 (18%) 和脑膜炎奈瑟菌 (14%)。[11] 在美国、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地区,Hib 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常规接种显著降低了细菌性脑膜炎的整体发病率。[4][7][8][12][13] 然后,由于经济来源有限以及生活水平低下,该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在美国和全球的多个国家,肺炎链球菌均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病因。[8] 然而,在引入 13 价肺炎链球菌联合疫苗 (PCV13) 后,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发病率与引入 PCV13 前的基线相比,下降了 32%。[14] 研究报道了在 5 岁以下的儿童中,侵袭性非 PCV13 血清型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14] 与流感嗜血杆菌不同(主要导致婴儿发病),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可导致任何年龄的儿童和成人发生全身性感染。[6]

对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酗酒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来说,李斯特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15][16]在新生儿中,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B 族链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革兰阴性肠道杆菌(例如,沙雷氏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病例数< 10%。

人畜共患病所致细菌性脑膜炎罕见,但当有动物接触史时,则考虑这一点很重要。猪链球菌在东南亚地区流行最广,与生猪肉和养猪有关。其他人畜共患病原体包括,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与狗相关)、胎儿弯曲菌(牛)和马链球菌(马)。[17][18][19]

病理生理学

细菌通过血源性扩散(最常见的途径)或从邻近位置直接扩散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新生儿可通过带菌的的母亲生殖器分泌物、通过胎盘或者从外界环境感染致病菌。[6] 细菌在进入蛛网膜下隙后即开始快速繁殖。脑脊液中的细菌成分诱导产生各种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反过来会促使大量白细胞进入脑脊液中。[20] 这种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大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人类大脑的腹面观显示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基底部脑膜炎。[Figure caption and citation for the preceding image starts]: 人类大脑的腹面观显示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基底部脑膜炎。图片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图像库提供 [Citation ends].

分类

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类型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

Hib 脑膜炎

  • 由 b 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