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史和查体

关键诊断因素

存在的危险因素

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 岁或≥65 岁、拥挤、暴露于病原体、尚未建立免疫力的婴儿、免疫缺陷、无脾或脾功能不全、颅脑结构性缺陷、脑室-腹腔分流术、癌症、HIV/AIDS、耳蜗植入和镰状细胞病。

头痛

87% 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出现头痛。[21]

颈项强直

被动屈颈时出现颈抵抗(颈强直)是脑膜炎的典型体征。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中,30% 的儿童和 83% 的成人出现颈强直。[21][29][37]

发热

77%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成人患者出现发热症状。[21]

精神状态改变

69% 的细菌性脑膜炎成年患者出现精神状态改变。[21]

这可能是老年脑膜炎患者唯一的体征。[1]

意识模糊

成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出现此症状。[21]

这可能是老年脑膜炎患者唯一的体征。[1]

畏光

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

呕吐

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

癫痫发作

可出现在儿童和成人患者中。

感染肺炎链球菌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 (Hib) 的儿童发生癫痫发作的频率高于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儿。[1]

低体温症(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体温过低。[1]

易激惹(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烦躁不安。[1]

嗜睡(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嗜睡。[1]

喂食困难(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喂养不良。[1]

呼吸暂停(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呼吸暂停。[1]

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可能包括瞳孔扩张无反应、眼球运动异常、视野异常、凝视麻痹、胳膊或腿随意被动移动。

提示颅内压升高

眼球运动异常

提示颅神经麻痹(III、 IV、 VI)以及颅内压升高。

面瘫

可能涉及第 VII 对颅神经,且由于颅内压的增加和炎症可能会损伤这对颅神经。这一损伤可能导致面瘫。

平衡问题/听力障碍

可能涉及第 VIII 对颅神经,且由于颅内压的增加和炎症可能会损伤这对颅神经。这一损伤可能会导致平衡问题和听力障碍。

婴儿的囟门膨胀

显示颅内压已经升高。

其他诊断因素

高声哭叫(婴儿)

婴儿的体征和症状可能为非特异性且可能出现高调哭声。[1]

皮疹

瘀点或者紫癜性皮疹通常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关。但是,可能出现在任何细菌性脑膜炎中。[1][6]

视神经乳头水肿

显示颅内压已经升高。

通过视野检查,可找出一个扩大的盲区。

克尼格氏征

在年龄稍大的儿童和成人中更常见,也有多达 50% 的成人无该体征。[1]

使患者仰卧,膝屈成 90° 直角,当尝试被动伸直下肢遇到阻力。

出现于 53%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儿童和 11%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成人中。[37]

布鲁金斯基征

屈颈导致膝盖和臀部屈曲。

或者腿在一侧的被动弯曲导致另一只脚的反方向弯曲。

出现于 66%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儿童和 9% 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成人中。[37]

危险因素

年龄≤5 岁或 ≥65 岁

患者的年龄大致表现出两极化的特点,因为这部分人的免疫力低下或日渐减弱。[4] 婴儿和新生儿特别容易受到感染。[1]

拥挤

为细菌的传播提供理想环境。已有美国大学宿舍和新兵培训营中爆发细菌性脑膜炎的报道。[1]

接触致病菌

接触家中感染源或近距离接触脑膜炎患者会增大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的风险。[1]

未接种疫苗的婴儿

感染 b 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风险较高。[6]

免疫缺陷

约 50% 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存在诱发条件,其中三分之一有免疫缺陷。[21]

HIV 感染者极其易感细菌性脑膜炎,特别是当其出现 AIDS 时。细菌性脑膜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所致,但沙门菌也可能在这一人群中引起脑膜炎。[22][23]

先天性免疫缺陷(例如,补体缺乏症、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 IgG 亚类缺乏或白介素 1 受体相关激酶 4 缺乏等)可能导致细菌性脑膜炎。[24] 感染 HIV 也会增加人群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易感性,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

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易患细菌性脑膜炎。[22]

无脾/脾脏功能低下

可增大发生荚膜细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暴发性细菌感染的风险。[24]

颅骨结构缺陷

先天性或获得性颅骨结构缺陷可能增加风险。[1]对于复发性脑膜炎病例,应怀疑存在解剖缺陷。[22]

耳蜗植入物

与普通人群相比,接受耳蜗植入术的患者患细菌性脑膜炎的风险更高。[1]

邻近部位感染

鼻窦炎、肺炎、乳突炎和中耳炎等感染增加患脑膜炎的风险。[1]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