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Best Practice

病因学

LCH 的具体病因仍不清楚;不过,其中一个假设是,这是由免疫失调引起的一种反应性疾病,引起 Langerhans 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之间异常的相互作用。增生细胞的良性形态以及出现炎症浸润表明病症可能为炎症疾病。[14] 不过,所有疾病类型中均检测到克隆性组织细胞、[15] 且 p53、c-myc 和 Bcl-2 的表达升高、[16] 染色体不稳定且染色体 1、4、6、7 和 9 的杂合性缺失,[17][18] 同时在疾病所有阶段发生端粒缩短,[19] 均支持LCH是肿瘤性疾病的假设。重现性 BRAF 突变发生率高也提示LCH属于肿瘤性疾病。[20]

疾病可能由 HHV-6 等病毒触发,[21][22] 但研究尚未证实这一观点。[23][24][25]

病理生理学

CD1a-阳性的Langerhans 细胞可产生炎性趋化因子,主要作用是细胞自身的招募和增殖。 趋化因子 CCL20/MIP-3-α的作用是吸引T细胞到病变部位。[26] CD40+ Langerhans 细胞与表达CD40 配体 T 细胞相互结合激活这两种细胞,导致一些细胞因子大量产生。[27][28] 这些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 [IL]-2、IL-3、IL-4、IL-5、IL-7、IL-1-α、肿瘤坏死因子-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γ)导致了细胞因子风暴。[29] 细胞因子表达的模式可促进Langerhans 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并从细胞凋亡中复苏,从而导致Langerhans 细胞的病理性蓄积。 这些细胞因子对疾病的病理性后遗症产生一定作用,包括骨吸收和纤维化。[27][28]

一项研究显示,患者血清 FLT3-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显著增高与病变范围以及治疗反应有关。[30] 此外,活动性疾病患者血浆中护骨素水平升高,这是免疫系统和骨代谢的调节因子,其中多系统受累患者护骨素水平最高。 治疗有效时这些分子的水平会降低。[31]

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细胞增生症分类[6]

一类:

  • LCH

  • 除 Langerhans 细胞之外的单核吞噬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二类:

  • 家族性和反应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HML 或 Rosai-Dorfman 病)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 网状组织细胞瘤

三类:

  • 恶性组织细胞病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FAB M5)

  •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 真性组织细胞淋巴瘤

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组织细胞增生症分类[5]

多种生物学行为的疾病:

  • 树突细胞相关

    • LCH

    •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和包括 Erdheim-Chester 病及孤立性组织细胞瘤伴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表型在内的相关疾病

    • 继发性树突细胞疾病

  •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相关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家族性和散发)

    • 继发性噬血细胞性综合征(感染、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相关性或其他)

    • SHML

    • 孤立性巨噬细胞表型组织细胞瘤

恶性疾病

  • 树突细胞相关

    • 组织细胞肉瘤(局部或弥散性)

  •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相关

    • 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M5A 和 B、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髓外单核细胞肿瘤或肉瘤(粒细胞肉瘤的单核细胞对应型)

    • 巨噬细胞相关组织细胞肉瘤(局部或弥散性)

国际组织细胞协会:LCH 的临床分类[3]

单系统:

  • 累及单个器官系统

  • 常见于骨、皮肤、淋巴结、肺或甲状腺或垂体。

多系统:

  • 累及 2 个或多个器官系统

  • 可以累及或不累及危险器官。

危险器官:

  • 之所以认为特定的高危器官是因为这些器官受累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时死亡率较高

  • 高危器官包括肝脏、脾脏、肺和骨髓。

使用此内容应接受我们的免责声明